炸青豆,是張栩在穿越之前喜歡吃的一種零食。

他喜歡酥脆鹹香的味道,為此買過好幾箱,平日裡上下播前後、刷影片、看劇時,都會拿來解饞。

不過,斷然是比不過眼前這一碗現炸的。

雖說現炸的青豆,口感相對更軟一些,然而隨著熱氣與香氣在口舌之間升騰輾轉,豆子經過咀嚼之後,化作一股醇香下肚……

他發現自己更喜歡現在的這一種。

樂潯乖巧地坐在一旁,忘我地捧著碗,用筷子時而夾起青豆,時而夾起炸豆腐,送進嘴裡細嚼慢嚥。

青豆外表酥脆,內裡粉糯香甜,炸豆腐外表焦香,內裡嬌嫩細膩。

……

張栩早就將碗中的豆子與豆腐吃盡,此時正閉著眼睛假寐,將注意力放到某處。

在【知厄】神通的視角下,他知道,西北方向的尋芳閣,或是閣前的雜技攤子中,存在著對自己有敵意的人!

那邊有一群鶯鶯燕燕的女子,正在倚門賣俏地喊著:

“道爺,來玩兒啊~”“今夜聽曲,分文不取~”

嘶,不愧是聖地山門腳下的坊市,就連招攬客人的詞兒都不與他家盡同。

一名穿著聖地外門弟子服飾的矮胖弟子一臉醉意,本是經過閣前,聞言當即鐵骨錚錚地佇立在門邊,似是得遇知音:

“小娘子此言可是當真?小道我別的技藝不精,惟獨鑑曲一技敢稱略懂。”

“哎喲,當真當真,道爺來嘛來嘛……今晚閣中的頭牌,可是玄極聖地的筱琳仙子,曲藝卓然……”

女子們便分出三人來攙那弟子,身上的胭脂氣味將其團團圍住,矮胖弟子雙腳突然生出無窮力氣,氣宇昂揚地被她們擁蔟著進門去了。

女子們的東邊,是一個正在表演雜技的攤子,圍立著許多平民百姓裝束的人,不斷叫好。

一箇中年男人正在耍罈子,那個罈子寬約兩尺,少說也有五六斤重,竟然穩穩當當地斜立在男人頭上,由他微微地左右騰移脖子的動作保持著平衡;

還有一個十歲左右的小女孩,正在做著拱橋動作,腹間頂著八隻瓷碗,碗中盛著清水。

任她如何抬手或是抬腳,甚至保持著拱橋的動作走動,腹間都穩如泰山地巋然不動,清水也未曾從碗中灑出。

這對父女模樣的江湖人士,藉由一身的吃飯手藝,引來吃瓜群眾的陣陣喝彩,也有人擲出銅錢幾枚,“哐當”作響地落在賣藝人擺好的銅鑼上。

人多、聲雜,這兩個因素讓那人得以有恃無恐地,躲藏在這花花世界,人間煙火氣之中。

張栩也試過動用【眼福】神通來找出人群中的老鼠,而當映入眼簾的全是密密麻麻的資訊字型之後,他無奈放棄了。

腦海中不由得應景地浮現了沈滕老師的臺詞:

“你過來呀!”

……

街道上時不時有聖地弟子組成的巡邏隊伍經過,他們負責維持這個晚市的秩序。

除此之外,聖地還會派一位金丹期的長老坐鎮在坊市的中央,由其應付一些意外狀況。

一旦有巡邏隊靠近、經過,對自己有敵意的氣息便消失無蹤;

一旦巡邏隊遠離,便又遠遠吊在七八丈外的人群中,繼續窺伺自己。

這廝還真像一塊狗皮膏藥。

張栩試過往那個潛藏著敵人的方向靠近,但是此獠十分機警,即刻便拉開了跟自己的距離。

少年於是不再起身,老神在在地坐著。

這廝如此小心,怕是本身實力不會太高,大約是被派來盯梢自己的小嘍囉。

即便這樣,張栩依然沒有放鬆警惕,分出七分的神念,時刻注意著那人有無靠近。

不知不覺中,少女將碗中的食物全部清空,她依依不捨地看向了小師弟:

“噯,小師弟在晚膳前說的,我便是將你綁走也不會反抗絲毫,可是當真?

“我覺得聖地膳堂的伙伕,都難以比得上師弟的手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