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一章 帝辛出世,飛熊現身(第1/2頁)
章節報錯
天庭之中,作為洪荒名義上的管理者,昊天自然也是知道了佛門定立的訊息,的心情卻是有些複雜。
先前告上紫霄宮,便是因為對聖教和聖教弟子有諸多不滿,道祖應允之下,定下封神之策已知曉,本欣喜無比,便等著接收那些入榜的仙人入天庭被驅策,沒想到封神還未展開,卻又橫生佛門這樣的枝節。
這佛門脫胎於西方教,雖然此時也看不出對天庭有什麼影響,但原本玄門一家獨大的狀況顯然會有所改變,封神一事,也或會有些變數。
昊天,瑤池和天庭的幾位嫡系商量了許久,也未商量出些對策,便只得靜觀其變了。
而其勢力,特別是人闡截三教,接引準提脫離玄門已成事實,可對於這佛門一事三清等卻是不甚在乎,在元始看來,西方教未脫離玄門之時,便不入流,就算自立門戶,也不會被放在眼裡。
眾聖此時最關注的,也就是封神一事了,量劫將至,各教也在積極地佈局籌備著,除了順利渡劫外,還想給各自教派爭取最大的利益。
封神之地在人族,此時的人族王朝,大夏過後,大商已歷數百年。
商朝的都城朝歌城,如今在位的人皇乃是帝乙,人皇帝乙已在位數十年,人族歷經三皇五帝后,此時的人皇已沒有功德加身,帝乙雖頗有賢名,但比之先賢卻差之甚遠。
且治理之能也有不少欠缺,人族各處經常會有動亂髮生,兵爭不止,雖然在強大的商朝軍隊鎮壓之下,皆會平息,但王朝國力衰退,威勢也慢慢衰弱了下來,不過畢竟數百年的底蘊深厚,這大商朝一時間也沒有出現什麼大的問題。
帝乙雖然能力有限,但總體來說,還算是一位不錯的人皇,修習仙道,但卻未得名師指點,只是得了人教金丹大道的傳承,並不高明。
且國事纏身,俗務眾多,也未有靜心修煉之機,所以,便沒能入得仙道,只為一名普通的煉氣士,其實不止是,三皇五帝之後不久,便極少有人皇能得道成仙,同樣的,人皇之名在洪荒眾生中,也沒有先前那麼響亮了。
這也是天數使然。
此時的商朝帝王,其實已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人皇,只算是一朝的君王罷了,人間的君王享盡世間榮華富貴,修仙便只能延年益壽,極難得道成仙。
天道迴圈,王朝的更替乃是天意,如君王成仙,便成了永世之朝,自然和天意不符,一旦天數混亂,招禍於人族,反而不善。
如此,未得成仙后,君王帝乙的壽命自然有數,便需要有後繼者,而在位之時,先有兩位兒子,長子微子啟,次子微仲衍,不過兩人不為王后所生,皆是庶出。
因為王后無子,無奈之下,原本這王位的繼承人只能在這二人之中選出,但在帝乙暮年,卻出了一點意外。
正當帝乙考慮立下儲君之時,王后卻突然有了身孕,如若生下兒子,那便成了嫡子,毫無疑問,能成君王繼承人的不二人選。
果然,不久之後,王后臨盆,誕下一位嬰兒,正是男嬰。
不止如此,這嬰兒出生之時,只見日月顛倒,斗轉星移,黑夜瞬間變為白晝,群星閃耀於九天之上,異像頓生,人族之士都大驚失色。
而帝乙和商朝的一眾大臣卻是歡喜異常,聽得先賢誕生之時,都會顯出異像,似乎和這王子出世相似,人族已很久沒有如此異像誕生了,由不得們不欣喜。
當即,帝乙親自給這位嫡子取名為帝辛,並在襁褓之中便封為繼位者,待到自己百年之後,讓位於。
不過,帝乙等不知道的是,帝辛出世,這異像的背後,洪荒大地卻是煞氣頓生,新的量劫也已正式開始醞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