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間半個月過去了,呂瀅也完成了自己的承諾,八個門店全部買下,而方林也開始進入裝修。

在完成任務後,她沒有回來。

這一次,惠豐一共開了17天店面,她才買了八家門店,還有九家。

而他們的大動作,算是徹底的震撼了整個沈城。

開一家門店,買一家門面?

這麼牛逼嗎?

如果惠豐把門店開遍全省,那張揚豈不是遍地都是門面?

哪怕是不開超市了,每年吃房租,也夠賺的盆滿缽滿了。

這小子牛啊!

雖然大家都清楚,但是複製不了,也不可複製。

所以說,只能眼饞的份。

而沈城的零售業也恢復的差不多了,東大店的日營銷額已經達到了80多萬,相信用不了多久,可以回到百萬大關。

自從家樂福退出沈城市場後,惠豐在沈城在無敵手,哪怕是沃爾瑪也沒想過要跟他們爭鋒的想法。

既然沒什麼事了,張揚開始琢磨起來是不是做點啥?

他是一個閒不住的人。

至於挑戰沃爾瑪,還是算了吧。

沃爾瑪所在那個位置太牛了,已經立於不敗之地,想在那個位置找個同樣大的門店都找不到。

試問怎麼挑戰?

隔空挑戰嗎?

那不是腦子有包嗎。

人家坐擁黃金地段,哪怕商品不賣給沈城人呢,都能賺個盆滿缽滿。

這一次大戰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

人家沃爾瑪確實受到了影響,不過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大。

所以說,跟沃爾瑪隔空挑戰,無異於跟找死沒什麼區別,他才不會去做那樣的傻事。

不去挑戰,不代表不去研究他們的經營策略。

沃爾瑪在後世為什麼那麼賺錢?

它們不但掌握了渠道,還有一點,自己研製產品,這給他們帶來了龐大的利潤。

既然如此,他們為什麼不可以?

誰都知道有個行業十分賺錢,制奶業。

既然制奶業賺錢,他們為什麼不能進入呢?

而且制奶業投資不算大,張揚完全可以小投資,大回報嗎。

還有就是賣水。

礦泉水、飲料。

目前市場上比較火的飲料有冰紅茶、可樂、果汁之類的。

這些都是暴利行業,惠豐也可以先試探著進入,看看效果怎麼樣。

他也沒指著這個行業立馬能賺多少多少錢,畢竟惠豐門店才多少,能保持不賠就行。

這樣可以給地方增加稅收不說,還可以幫助地方穩定經濟。

只有這樣的話,才能擺脫那些煩人二代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