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宴舟接過孔知州遞過來的一摞罪證,粗略地數了一下。

將近一百張紙,數量驚人。

從趙思睿發現誰家鋪子生意好,將其佔為己有。

到他看上哪家姑娘,無視對方是否願意,直接搶進王府當侍妾。

再到他心情不好之時,便會拿無辜的百姓出氣,肆意打殺。

最可惡的是,庸王為了讓兒子有足夠的銀錢花天酒地,動過朝廷的賑災銀。

“啪!”

祁宴舟將厚厚的一摞罪證拍在桌上,俊逸的臉上布滿怒容。

“沒想到孔大人參奏的那些,不過是庸王府作惡的九牛一毛。”

劉刺史連忙解釋道︰“庸王是皇親國戚,若孔大人的奏摺寫得太過,恐有藐視皇威之嫌,會被治罪。”

祁宴舟很清楚,昏庸的皇帝幹得出這事。

他將面前的茶一飲而盡。

“皇上現在想得民心,是孔大人上奏摺的大好時機,將這些罪證全部呈上,再加上庸王暗殺我,皇帝定會剝奪他的封號,讓其承擔作惡的代價。”

祁宴舟說得很有道理,孔知州卻拒絕了。

“祁公子,我希望扳倒庸王,獲得民心的人,是你。”

皇帝壓根不在乎冀州,就算冀州變了天,他也不會知道!

祁宴舟有些意外孔知州的想法。

他還以為掌管冀州的三人,只是想借他的手,對付庸王而已。

沒想到他們是在站隊!

“孔知州盛情難卻,我便如你所願。”

其實,祁宴舟原本就沒打算讓皇帝摻和庸王這事。

國璽在他手裡,只需攔下孔知州的奏摺,寫一張剝奪庸王封號貶為庶民的聖旨就好。

等以後國璽被盜的事曝光,能將讓給皇帝的功勞拿回來。

但孔知州的話,讓他想到了更好的辦法。

“麻煩孔大人派人去客棧,將韓大人叫來。”

皇帝最近焦頭爛額的,並沒有將韓沖手裡“如朕親臨”的令牌收回去。

這個令牌足以讓庸王失去一切,得到應有的懲罰。

皇帝就算知道了,也不會將韓沖如何,畢竟他沒有做錯。

孔知州看向師爺,“派人去請韓大人。”

現在,所有人都知道押送流放犯人的官差成了祁宴舟的人。

韓沖做事,代表的不是皇帝,而是祁宴舟!

師爺離開後,祁宴舟問道︰“三位大人打算給庸王府一個什麼結局?”

孔知州不假思索地回答︰“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劉刺史和張將軍贊同地點頭。

“無規矩不成方圓。”

“那就今晚做好準備,明日公開審理。”

祁宴舟說完,將面前一摞罪證還給孔知州。

“案子太多,不可能一一審理,將最嚴重的三件挑出來。”

孔知州對這些案件很熟悉,很快就拿出了三張紙。

“人證和物證,我明日會準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