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畏軍的大營中,眾人正商議著下一步的行動。士卒們已在抓緊立營,挖掘壕溝,在如此平坦的耶第原上,對方那十幾萬人一旦衝擊過來,僅憑無畏軍這四萬餘人,如何能攔得住。

方才陣前相會,義鶻軍灑下那萬千告示後,姬景回營後便緊閉寨門,嚴加防範。

這份戰前方丟擲的告示無疑是十分成功的,猶如無畏軍得了幾萬援兵。如今眼見兵力遠勝於對手,姬景及諸家族卻是不敢貿然出擊。手下軍心如何,會不會臨陣反戈,軍中須得細細整肅一番方可再戰,否則誰心裡都沒底。

「寨主,要不我們等營寨立起後再伺機出擊如何。出擊的話,我意先攻擊河對岸的這兩個小營。」胡嘉站在剛剛搭起的營帳中,指著地上新做的沙盤提議道,「如今蕭河上的船隻均已被對方控制,這兩個小營十分討厭,既可以順流而下側擊我背後,又可以防止我攻打敵大營側翼。」

「敵軍營寨連綿,彼此呼應,我軍很難開啟,能不能策反姬震,讓他倒向我們這邊,兩相夾擊,說不得能在對方大營上撕開一個口子。」薛信在旁建議道。

或許是與吳亙呆時間長了,受其影響,姬景此次營寨修得頗為堅固,除了各個家族的小營外,還在外統一修建大營,至今仍在營造不輟。而且營中各處荒草俱是鏟盡,沿河還引了一條小渠入營,火攻也是難以奏效。

反觀無畏軍這邊,由於一路急行軍,尚未來得及立營。而且對方為了防止無畏軍就地打造軍械,將周邊的樹林皆是砍伐殆盡,無畏軍只能將馬車拆了充作寨牆。

「倒是可以一試,但如今敵眾我寡,當以堅守為先。如今我軍連個像樣的營寨都沒有,若是敵蜂擁而至,很難將其擋住。看樣子對方也是不準備馬上發起攻擊,倒是給了一些迴旋的餘地。」胡嘉憂心忡忡道,面對敵軍如此渾厚的軍勢,無畏軍又遠道而至,誰心裡都沒有底。

「若是攻擊河對面的小營,眼下我軍並無渡船,馬車還要用於立寨,不妨收割些河邊蘆葦,輔以羊皮製成的皮囊,倒是可以泅渡過河。」張武陽在一旁建議道。

眾將你一言我一語,但最後還是趨向於先立寨堅守,再伺機衝破敵營寨。近五倍於己的兵力,任誰也不敢在自身立足未穩的情況下,隨意與敵浪戰,這與自戕何異。

到最後,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吳亙,畢竟最終的決心還是要由他來下。

吳亙抬頭看向帳外,此時的耶第原上北風正勁,營中的大旗呼啦啦擺向南方,發出巨大的響聲。

「將古觀和古邈叫來。」吳亙對眾將的建議不置可否,反而是讓張武陽將古家這兩位五境之人請來。

一時間,帳中眾人都有些疑惑,吳亙明顯是有別的想法。

等古觀和古邈到了帳中,吳亙客氣的衝著二人詢問道:「兩位長者,有一事想請教,如此天氣,以古家的手段,可能使河面結冰,形成一條冰橋。當然,這橋不是要一直維持,護我大軍過河即可。事涉軍情,還請兩位如實相告。」

古觀與古邈對視一眼,古邈咳嗽了一聲,上前拱手道:「寨主,古家是有堅水之術,但須得有一些天時地利輔助。冰倒是可以結出,雖然近日天氣趨冷,但這些冰薄且只能浮於水上,無法將整個河水凍結。若要能承載大軍,還不被水流沖走,這就有些難辦了。」

吳亙沉吟片刻,再次請教道:「倒也不是要將冰結得多麼堅實,如果以長繩連線兩岸,中間輔以蘆葦等雜物,以冰固之,能否形成一條浮橋。」

如今的局面就是,無畏軍營地周邊連棵樹都找不著,別說架橋,連修建營寨都力有不逮,所以吳亙只能將目光投向河邊密密麻麻的蘆葦。

而且按著吳亙的想法,並不是以冰生生造出一座足以

讓人馬行於其上不墜的冰橋。在當下節氣,即使建成了這樣的橋,不僅難以長期存續,而且若姬景發現此橋,從上游放船下來撞於橋上,此橋如何能支撐得住。

他只是想快速建成一條簡易浮橋,與其他浮橋用木船託底不同,此橋改成了浮冰而已。

古邈與古觀仔細商議了一下,方鄭重道:「寨主此議倒是可行,只不過此時尚未入冬,法術的效力只能支撐一日。過了一日,就得重新架橋。」

「一天哪。」吳亙揹著手在帳中來回踱步,過了許久方抬頭道,「煩勞長者儘快準備,所需人手從各軍抽調,我準備今晚就要過河。」

古邈二人應下,趕緊出營準備。當初為了打亂各家降兵建制,無畏軍將這些人都拆散分配到了各軍之中,若想召集原古家的人馬,確實需要臨時抽調。

「寨主,是不是有些急了。」胡嘉聽出了吳亙的想法,趕緊上前提議道。

「不急不成啊。」吳亙長嘆了一口氣,大步來到了沙盤前,「如今敵我之勢對比懸殊,而且,更重要的是,各個家族的人馬仍在源源不斷趕來,姬景的人馬會越來越多。

而我軍立足未穩,人數又偏少,若是與其槍對槍,刀對刀擺開陣勢對戰,吃虧的倒多可能是我們。所以我的想法是,趁著詔書方出,敵軍軍心動盪,直接吃掉對方一部。

這麼一來,既是震懾那些家族,也是將我軍的營地挪到河對岸,以避敵鋒芒。」

「到對岸?」胡嘉一臉詫異,他只是提議拿下對岸的敵營,以減輕自己的側翼威脅,沒想到吳亙更乾脆,直接將營地挪到了對岸,這還有什麼側翼。「可這麼一來,我軍如何與對方速戰,若姬景聰明些,他就牢牢守住河岸與我僵持,等待一撥撥的援軍到此。而我軍並無後援,糧草耗盡後當如何自處。」

吳亙微微一笑,「放心,此時我們急,姬景會更急,楊正,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