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谷城中,吳亙坐於一座小院中,正看著剛送來的戰報。

院中有一株楓樹,亭亭如蓋,佔據了大半個院子。陽光被層層疊疊的樹葉過濾,漏到他身上變成了淡淡的圓圓的輕輕搖曳的光暈。

起身站起,吳亙仰頭望向西邊。

古陽思死後,吳亙並沒有再折返捉鹿嶺前大營,而是一路狂飆向東,攔截那些四下逃散的聯軍士卒,最終,他在漁谷城停了下來。

不能再跑了,如今的北軍已經分成了三塊。

一塊在捉鹿嶺前的大營,由姬嫣負責看著,破壞聯軍留下的營寨。畢竟這座大營若是被有心人利用,又是一個隱患。姬代等人都留在了此處,吳亙給他們留了些俘虜,足夠他們重新整編。

至於祖遠通,這個姬嫣的鐵桿手下,卻是死皮賴臉跟了上來。他在興山時就與無畏軍相熟,也算是老人了,軍中也不把他當外人。

一塊由張武陽帶隊,由義鶻軍載著飛往烏陵城,先後運了兩次,方運了千人過去。這些人在城外秘密集結,準備偷襲此城。烏陵城並不大,而且多年來在姬辛的監視下,城防鬆弛,城中守衛兵力並不多,即使姬濞想藏些兵馬於城中,恐怕也藏不下多少。

所以,姬賢過而不駐,也就是這個道理,這個城守不住,只能作為糧草軍資的轉運之地。這次吳亙準備以義鶻軍為主攻破一座城,此舉在昆天洲也是第一次。

一塊則是在漁谷城這裡,由吳亙領軍。因為與聯軍幾次戰事下來,收羅的俘虜太多,很多需要重新整編。俘虜不是拿過來就能用的,特別是這些家族的族兵,前面還與無畏軍打生打死,如今合為一體,不收攏一下心思是不成的。

無畏軍仍分為五隊,全軍總計約三萬餘人。前軍由水從月統領,人數擴大到八千,乃是無畏軍中最大的一支,羅章也被吳亙放了過去。右軍由寶象統領,左軍則是薛信。至於中軍,吳亙交給了張武陽。後軍由卓克統領,祖遠通也放在了這裡。

按著吳亙的想法,每軍至少要配兩萬人,再加上義鶻軍,整個無畏軍需擴編至十餘萬人。這麼一來,有了如此巨大的體量,就沒有人敢隨意小覷無畏軍,吳亙足以同任何一個家族掰掰手腕。

新的凌雲八騎也在組建中,吳亙已經準備將其作為軍中將領的儲備之地,新人在八騎中歷練後再充實到各軍。前面因為無畏軍分駐兩地,凌雲八騎其實已是名存實亡。除了牛超這個鐵打不動的釘子戶外,又陸續挑選了幾人。

這兩天各軍忙得都是不亦樂乎,重新調配人馬,補充軍資,抓緊操練。再往前,就是要攻打陸家等幾個家族的地盤。同時,等待張武陽攻打烏陵城訊息的傳來,再就是觀望寒陸城的戰事。

楊正這幾日也在各軍中到處活動,勸誡那些投降的俘虜。戰事結束,姬家將對各個叛亂家族進行血洗,只有無畏軍能護下他們。若是敢私下逃跑,只能是死路一條。而且在各軍中設立了連坐之法,又將不同家族的俘虜混編,倒是遏制了俘虜逃亡的勢頭。

吳亙抓著信,繞著楓樹踱步不止。從姬夜和姬嫣發回的信中得知,寒陸城應已是無憂。

由於金傀的緣故,寒陸城東朝陽門被叛軍攻破,無奈之下姬宸只得讓石像斬塌了此門,慕容雁玉帶著城中自己的暗衛和徵召的百姓,將對方死死頂在了東城附近,才沒有讓賊人進一步擴大戰果。

只不過,隨著姬夜率軍抵達,再加上姬辛和慕容盈歌帶著兩萬人馬回到寒陸城,已是與姬賢形成了對峙之勢。相信時日不長,以姬辛在行省的威勢,寒陸城之危必解。

當然,解危是一回事,收心是一回事。此次強行推動改制,鐵手行省暗流湧動,人心思反,除了直接反叛的家族外,其他家族只是不敢衝到檯面上而已。

想當初水從月等人初到鐵手行省時,途中竟然敢有人暗殺姬夜,只不過幕後黑手是誰,現在已經無從查詢。

到最後諸家叛亂,不過是這種不滿情緒的集中體現。不過這倒也是一件好事,大破方能大立,想來推行改制最快的應就是這幾個家族的地盤。至於其他家族,明著不敢來,暗中施些小手段還是可能的。恐怕姬家派出的各地郡縣長官,很長一段時間只能處於束手束腳的狀態。

「武陽來信了,攻城很順利。」楊正推門走了進來,手裡拿著一封密信,「果然如戰前所料,烏陵城內其實守衛空虛,特別是他們從沒見過越過城防、直接攻打城主府的手段,一時之間城中慌成一片,被武陽派人分頭擊破。

如今,他們已經反手破了城防,正在收繳城中的寶物和靈玉。另外武陽提出,他想將興山那些老弱帶上,免得今後姬家對他們報復,畢竟裡面有很多的人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