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章 兵行詭道(第1/2頁)
章節報錯
兵者,詭道也。由於大戰剛停,加上敵我都來了援軍,雙方均需重新整軍,調整傷亡太大的軍伍,補充新的人員。南北軍按著慣例,都認為新的戰事可能在夜間或是明日再起的時候,可沒想到聯軍毫無徵兆的發起了突擊。
方才還在埋鍋造飯,營寨上空到處都是炊煙,一派祥和。轉眼間,聯軍埋伏於營中的人手,迅速一層層推倒向西一側的寨牆,清理出可供大隊騎兵快速透過的一條通道。
沒了寨牆的阻擋,南北軍可以看到,所謂的炊煙,不過是一堆堆的篝火,哪有什麼鍋灶。
吳亙站在東大營的瞭望臺上,看著已經上馬,準備列隊衝鋒的聯軍士卒,不禁愕然失神。
看樣子,對方整整集結了三四萬餘人馬,此時已是有人馬源源不斷湧出營寨。從其行進方向看,應是一路堵截南軍的人馬,另一路則直插捉鹿嶺。
什麼怨笛,什麼洗刷戰馬,都是給對手看的。人家的兵馬早已擐甲執兵,做好了攻擊的準備,只等將阻擋自己衝鋒的寨牆推倒。
這個時候發起衝鋒,可以說出乎所有人的預料,包括吳亙在內。一般而言,大軍發起進攻,要麼在白晝強突,要麼在夜間偷襲,哪有在用完晚飯後,天色將黑未黑,人心思定的時候攻擊。
對方正是利用了自己的這種思維定勢,猝然發動,打了南北軍一個措手不及。站在高塔上,西風迎面吹來,吳亙忽然出了一身冷汗。
聯軍打通了向西的通道發起衝鋒,那也意味著,姬賢派來支援的人馬也要同時進攻。
自己這近萬人的截擊隊伍還沒有出發,巴家的人馬應也未趕到捉鹿嶺大營。可以預見,捉鹿嶺一帶的防線,在短時內需要守軍獨自承擔對方的攻擊。
即使巴家的人馬趕到,立足未穩之下,恐怕也難以頂住對方的衝擊。而且,那時聯軍的人馬恐怕已經趕到了捉鹿嶺,兩面夾擊,捉鹿嶺防線危矣。
今天戰後,南北軍諸將包括吳亙在內都忘了,聯軍南線人馬迴歸後,雙方只是兵力相當而已,若再加上捉鹿嶺上的援軍,實際上對手人數還佔優。只不過眾人都被丘林家被滅的喜訊衝昏了頭腦,一時之間只覺著勝利指日可待,從上到下都放鬆了警惕。
沒想到,聯軍在糧道被斷、戰事新敗的情況下,還敢立即發動反擊。這種對詭術的運用,對人心的掌控,實在是讓吳亙歎為觀止。不用說,這定是古陽思的手段。
冷汗簌簌而下,吳亙翻身從高塔跳下,對著圍攏在下面的將領吼道,「帶上火把,走走走,我和水校尉帶一萬人馬先去支援。寶象等把人馬集結好後,迅速跟上策應。薛信守營,記住,若是有俘虜敢生事,立斬,大營斷不能亂。」
吩咐了一聲,吳亙和水從月帶著慕容家七千人和自家三千人馬,轟隆隆出營而去。
這一萬人本就準備出戰,所以拉出來倒也迅速。但寶象的那些人白日負責守營,打了勝仗後很多人已經去甲,哪有那麼容易集結完畢。至於薛信,今天攻打丘林家他是主力,不能再讓他出動了,正好留作守營。
吳亙要想支援捉鹿嶺或是姬夜,最快的路就是從聯軍大營北側繞過。在行軍時,吳亙遭到了聯軍營寨中的箭矢攔阻,可此時已是火燒眉毛,哪裡顧得上這些,只能忍著人員損傷,快速透過這片區域。
剛繞過聯軍大營,前面已是殺聲大起。漸漸暗下的天空下,無數的人馬正在縱馬狂奔,到處都是馬蹄踢起的塵煙,讓天色看起來更加昏暗。
遠處,有一條星星點點火光組成的河流,正向著遠處那片暗沉沉的山嶺奔湧而去。
南軍大營附近,火光沖天,聯軍士卒不停拋射著火箭,濃煙夾雜著火星不停向夜空翻卷。在火焰的照耀下,大營四周人影憧憧,
雙方計程車卒嘶吼著相互砍殺,戰事已經陷入焦灼。
一邊是捉鹿嶺,一邊是南軍大營,當救援哪邊。吳亙死死盯著南軍大營方向,與水從月對視一眼,「走,去捉鹿嶺。」
姬夜那裡有元欣、姬景等諸人,聯軍想拿下來也不容易。況且,聯軍此次大舉進軍的目的就是要打通捉鹿嶺,與姬賢的人馬會合,這裡只是次攻方向。所以,吳亙稍加思索,就帶人向著捉鹿嶺奔去。
沿著崎嶇的山路,吳亙帶著人馬奔行於山路,焦慮的看著遠處火光熊熊的山巒。由於與聯軍在嶺前大戰,捉鹿嶺上營寨留下的人馬並不多,自家北軍就只留了三千左右。
這麼長的防線,很難頂得住對手的兩面夾擊。若是防守潰敗,聯軍和姬賢的人馬從高往低席捲而下,首當其衝的南軍不知能不能撐得住。
更重要的是,對手打通了與寒陸城方向的通道,那也意味著缺少糧草、被圍堵於此的聯軍可能重新獲得補給,參與攻城作戰,而且雙方聚集的兵力將漲到十二三萬。
領兵之人都知道,一支軍隊人數上十萬,那可不是將幾隻人馬簡單疊加的問題。無論是攻防的銳勢韌性,都不可同日而語。在鐵手行省,能將這麼多的人馬集聚於一起,足可以橫行於各地。
這也是當初姬辛為什麼一直督促姬夜擴大北軍的原因,就是想讓南北軍達到十萬之數,以威懾各個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