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潔白若雪,細膩若米!”葉二毛徹底震驚了。

原來姜芷說的與眾不同在這裡。

如果是這樣的話,姜芷開糖鋪確實與眾不同。

姜芷這條製糖流水線持續了十日,從開始的兩口鍋,發展到四口鍋同時進行。

石灰用了四麻袋。

平均十五斤甘蔗產出一斤白糖。

兩畝地甘蔗越重一萬兩千斤,姜芷得到白砂糖八百斤。

計算成本,外加市場調研過後,姜芷決定每一兩白砂糖定價四十五文。

根據市場情況,在這個價格區間上下浮動。日後若是出現競爭對手,姜芷也可進行價格調控,保證自己不虧。

姜芷這邊將製作完所有糖,姜御便花錢僱人將白砂糖運送到新安縣去。

他在縣裡盤了個地勢較好的鋪面,現將姜芷做出來的這批糖運送到店鋪之中的乾燥倉庫存放。

一層細布密封,一層細麻布密封。

過程十分隱秘,運送的人完全不知道細麻袋裡裝的是什麼。

那邊按照姜芷的要求,開始修灶,為了減輕負擔,直接在院子的地上挖坑,放低鍋子的高度。

泥瓦匠做出這個灶來,都覺得不可思議,誰家開鋪子做這種大鍋灶,也不怕賠得褲衩都不剩。

還不說用途,弄得他造這個灶都提心吊膽,生怕搞出的東西后頭用不得。

好在最後圓滿完成任務。

葉二毛因為觀看姜芷造糖被姜芷拐上賊船,一紙契約文書,將他套牢。

除了葉二毛,其餘幾個葉家二房的勞動力也在姜芷的考慮範圍內。

葉二毛有管理層潛質,因此姜芷格外關注。

隨後葉二毛和姜芷一塊兒去了姜家搭在田邊的專門用於白糖製作的棚子。姜芷用來熬糖的大鐵鍋和爐子也都運送過去。

“一萬多斤的甘蔗才出八百斤白砂糖,我這十幾畝地該出幾千斤白砂糖吧?”姜御望著農人正在收割的甘蔗地,這些都是他僱來幫忙的。

“能收多少,做出來吃知道,大哥,你不弄些去整根賣?”姜芷問道。

“甘蔗銷路不好,雖說甜,但終究沒有白砂糖保險。”姜御把寶全都壓在白砂糖上,他這次拼了。

前期投入不少,後期收入若是不補上,他這幾年都白乾了。

甘蔗運回來還需要清洗,清洗甘蔗是個十分巨大的過程。之前在家時,姜芷動用了空間力量,和在裡面洗和在外面洗真假參半,這才少了許多麻煩。

但姜御這裡人多眼雜,姜芷不太好使用空間,這十幾畝地甘蔗的清洗分外麻煩。

最後沒辦法,只能削皮。

雖說損失了一部分糖料,但大大減少了工作量。

這次原材料過多,幹事兒的人少,還要時時刻刻守著,稍不注意就熬過頭,不僅是姜芷,其餘姜家人、葉家人都險些累癱。

姜芷看葉二郎和葉二毛,就像看生產隊的驢,生產隊的驢都沒他們二人能幹。

那一刻,葉二毛感覺自己上了賊船。

姜芷和他說得好,獲利高,回報好,現在他都快累癱了,這算哪門子的輕鬆?

茅盾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