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經上織機了,家裡說今年讓我跟著二嫂養蠶。”二妮睜著一雙困惑的眼睛,疑惑地看著葉小妹。

“那青草呢?”

“我還沒有,我娘沒這本事,自然也就不可能傳我什麼。”青草攤開手,很是無奈。她沒做過什麼針線活,但早些年家裡養豬養雞的活兒她包了,還要看著弟弟妹妹們。

現在弟弟妹妹們長大了,祖母也不讓她做養豬養雞的活了,說是那些東西臭,以後身上要是帶上了豬騷味,會嫁不出去,所有她被安排進了灶房,

“也就是說你們現在都還不太會,特別是青草。”

“是啊。”青草不假思索地說道。

其實仔細回味,青草的語氣裡是帶有一絲怨氣的。

青草家不像葉家大房人丁單薄,她上頭不僅有三個哥哥,下頭還有兩個弟妹。外家叔叔嬸嬸、嫂嫂小姨若干,除此之外,爹孃和祖父母都健在。

人丁興旺是一回事,關鍵是家中重男輕女,青草恰恰處於中間,是最不被重視的那一個。

最尷尬的是,青草現在年歲漸長,再過一年就要及笄了,家中正在給她物色夫婿。

那樣的家庭,如何能挑選到真正適合青草的人,還不是誰有錢,人就是誰的。

雖然民俗規矩上講究嫁妝豐厚才能讓女兒有嫁出去的臉面,但這絕不是賣女兒的人戶乾的出來的。

所謂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他們想的是女子反正都是別人家的,何必投資那麼多?

葉小妹雖不曾有過這樣的經歷,但她特別能感同身受。

“沒關係,你們可以跟我學呀,我娘去世之前逼著我學會了織繡,我可以教你們。”葉小妹邊走邊說:“咱們女子在這世道上行走艱難,遠不如男子來得容易,他們如果不讀書考取功名,還有許多路可走,咱們女子不同,所以我願意教你們織繡,將來若是在夫家過得不如意,還可靠此技混口飯吃。”

“真的嗎三娘?”二妮眼神都亮了,她只會上織機織布,三娘卻會繡花,她的衣裳袖口還繡著小碎花呢,看得她羨慕死了。

大寧朝有規定,平民百姓身上的刺繡是不可逾制,所以葉小妹衣裳上的繡花才只有一點點,再多就觸犯了大寧律,是要吃板子的。

“我還是算了吧。”青草思考過後搖頭道:“要是我祖母知道我要來三娘這裡學織繡,她一定會認為我是來偷懶而不是學織繡的。”

二妮低下頭盤算,她覺得自己的母親或許不會阻攔,畢竟這是母親不會的,而三娘卻會。

葉小妹看著青草道:“每日只消花上一個時辰來我這兒學裁衣、做草鞋也不行嗎?”

面對葉小妹真誠的眼神,青草猶豫了。她真的很想學,可家裡未必肯。

沒辦法葉小妹只能讓兩人回去考慮一日,明日下午去河邊回覆就行。

姜芷聽了葉小妹的想法後並不反對,但也不是很支援。

茅盾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