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節一過,姜芷便向二房坦白了自己要搬家的事。

“這事兒啊,咱聽二毛提過,先前你不種糧食種甘蔗咱就隱約猜到些,你這一家子全靠你養活,光種地不來事兒。”葉二伯對姜芷的決定表示理解。

“你一個人有時候難免心有餘而力不足,有二毛幫你,咱很放心。”葉二伯又道。

秋氏道:“是啊,大妹子,昨日有人問你守孝一年還是三年,咱心裡都清楚,要真的守三年你這日子還過不過了?只是現在孩子還小,咱們都希望大妹子多為孩子考量。”

姜芷點點頭,秋氏的意思她很明白,這是怕自己改嫁斷了葉大郎的香火。

“父母之愛子,必為之計深遠,很多東西也只有自己人明白。”姜芷道。

其餘人均點頭贊同。

“舉家搬遷定是需要人手,到時候大妹子提前和咱說一說,咱也好出份力幫個忙。”大牛依靠在牛圈旁,開口說道。

“好。”姜芷笑道:“到時候咱還真要帶上大牛哥一把。”

“哦?此話怎講?”大牛好奇。

“我家兩畝水田,兩畝旱地,其中水田每年均可種稻,朝廷收稅三成,若是大牛哥不嫌棄,今年的水田就交給你打理了,只消給我兩成糧即可。”

姜芷接著又說道:“至於兩畝旱地,這幾年全種了甘蔗,以後也要勞煩二伯安排,除草施肥,請人勞作,不拘泥是否是自家人,都按天算工錢,日後這兩畝旱地若是不種甘蔗了,便也給大牛哥種,還是給我兩成糧即可。”

“這……大妹子,你這是大善人之舉,太過沖動了。”大牛放下手臂,驚道。

姜芷擺擺手,道:“無妨,不過是薄田,等日後我在城裡安頓下來,少不了麻煩諸位,大家都是一脈出來的,大郎去後,承蒙叔伯們不棄,這些咱都記在心裡。”

“這些都是小事,不必記得太清楚。”葉二伯又道。

二毛已經被姜芷拐上了賊船,姜芷開鋪子他也出了不少力,按照市場上聘用掌櫃的價錢,姜芷打算給葉二毛每月兩貫錢的底薪,年底了還有年終獎金。

對這個價錢,葉二毛相當滿意,比好些出去幫工的都高了。

幫工的,每月能拿到六七百文都燒高香了,吃住都還要靠自己。

一年到頭也掙不到幾個錢。

二月初姜芷將自家櫃子裡的穀子挑出來,篩了些大顆粒的交給秋氏。

再過不久就到了育秧時節了,大牛早就看中了姜芷去年收穫的大顆粒穀子。

所以姜芷才會用米篩篩出些大顆粒的給他家送去。

三月初葉珩四歲生辰,過了葉珩生辰不久,就是葉大郎的冥祭。

姜芷特意帶三個孩子去葉大郎墳前磕頭,此去經年,再回來就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了。

家裡的器物早在葉珩生辰之後就陸陸續續往縣裡搬了。

此刻家中已不剩什麼值得帶走的東西。

又過了一夜,姜芷一早告別村裡,帶著孩子往縣裡去了。

便宜老爹姜令安在鎮上等著姜芷,一是葉珩已經四歲,吃五歲的飯,該虛六歲了,必須進學。二是有些話要交代姜芷,他也知道,自己生的這一雙兒女,有了一個決定便是十頭牛也拉不回來。

“啊爹,您還真等在這兒啊?”姜芷掀開馬車簾子,幾步跳下馬車,而後又接了葉珩下車。

葉小妹與葉二郎緊隨其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