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進學堂,懷疑(第1/2頁)
章節報錯
“現下學堂共有童子一十三人,都是各村送來的,最大的十歲,最小的五歲,平日裡卯時末之前入學堂,申時中下學,晌午會在學堂吃些簡飯打尖兒,吃不起學堂飯食的可以自帶,其實先生是個好心人,對家境貧苦的孩子多有照顧。”
“多謝阿婆告知,我家二郎今年一十三歲,此番前來是為了他的入學事宜。”姜芷指了指葉二郎。
“哦?十三啦,看著不像啊。”陳阿婆瞅著葉二郎,覺著十三不會是個虛數吧?
葉家之前窮,孩子長得自然也不太好。也是在葉大郎考上秀才之後才漸漸吃得飽飯,之前都是飢一頓飽一頓的。
姜芷在有限的能力下儘量提高伙食水平,只不過時日尚短,還未見成效。
因此葉二郎和葉小妹都比正常年紀下看起來更瘦小。
“唉,都是窮惹得禍。”姜芷嘆氣道。
“這世道就是這樣。”陳阿婆也跟著嘆氣。
前幾年朝廷一直都在打仗,每逢打仗苦的就是他們老百姓,她兩個兒子都被徵兵,其中一個死在戰場上,另一個雖說平安歸來,但精神出了問題。
難為她老婆子一大把年紀還得出來混飯吃,也多虧了葉先生不嫌棄。
只是這兩年才開始太平了些,但這些傷是永久的,這輩子都無法撫平。
兩人正說著,一書童從旁邊小門出來搖鈴鐺,不一會兒屋內傳來鬨鬧聲,十來個娃娃衝出來。
走在最後身著長衫的高個子便是村學繡先生。
姜芷看他年歲不小,怕有個四五十歲。他面容平和,面掛慈愛,走在後頭眼裡還瞧著學生,確如陳阿婆所說的陳阿婆所說的那樣,是個有仁慈之人。
葉家高祖時代為了躲避戰亂和徭役,高祖幾脈帶著族人舉家南遷至焦桐郡,兜轉之後紮根在了這裡。
原本這裡不叫葉家村,只是因為高祖到來才叫的,陸陸續續聚集了一大批流民,漸漸的有了葉家村。
話說葉家祖上幾百年延續至今,也出過許多做官的,而今卻沒落了。
葉家大房出自高祖嫡長子一脈,因此稱大房,二房是次子脈。
繡先生是高祖幾脈的其他葉家旁支後人。
“你是大房那邊的長媳婦?老夫見過你,當真是個貞守忠節的烈女子。”繡先生讚道。
丈夫下葬,竟不顧自身,以頭碰棺,要殉夫。
雖然朝廷強行將孝期縮短至一年,但偏遠之地仍是三年,就是不知這位娘子會為丈夫守孝多少年。
“夫子謬讚,今日妾身老訪是有事要求夫子。”姜芷雖不喜歡被用這樣的詞語誇讚,
“哦?但說無妨。”繡先生道。
“大郎剛走,二弟年歲不小,現家中尚有餘力可送其入學,還望夫子莫要嫌棄。”
“二郎也要入學?”繡先生掃了一眼,這屋裡就只有一個孩子符合姜芷所說的那個人。
“是,二郎快來見過先生。”姜芷對葉二郎道。
“先生安好。”葉二郎微微低著頭,他有些緊張。
大概天下學子見到老師都會犯同樣的毛病吧。
這就是傳說中的王者威壓,刻骨銘心。
“這孩子有個大名,叫葉策,平日裡喚二郎更多。”姜芷又道。
“此名不錯,這孩子在家開過蒙嗎?”繡先生問。
姜芷道:“二郎快回答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