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路經過一天的曝曬和一晚上的風吹已經變得堅硬,至少走路不會把鞋弄得太髒。

葉小妹揹著揹簍,姜芷則抱著一塊青布。

這是他們今日趕集需要出手的東西,能和別人交換到想要的也行。

像這種農村小集大部分商販都是十里八鄉的村民,多為以物易物。

所謂“一隻羊換兩把斧頭”的物物交易行為,在物資匱乏的大夏農村是個普遍現象。

今天趕集的除了姜芷一家和周李氏,還有村裡的張王氏以及葉許氏。葉許氏是葉家偏房的媳婦,和葉家大房不熟,因而姜芷並未過多與之交流。

幾人出了村,又翻了兩座山,終於看到了熱鬧的集市。

這處集市設在幾個村莊的交匯處,每十日一次,來往的人挺多。

“葉大娘子,咱們先分開逛,還是按老規矩,在此處匯合。”周李氏笑著說。

“如此甚好。”姜芷頷首,隨後和葉小妹一塊兒上人群中搜羅。

在這裡,姜芷見到了這個時代底層的百姓樣貌。他們大多數都飽經風霜,三三兩兩圍在一起,面上或帶著樸實的笑容,或是愁容。

吆喝聲此起彼伏,接連不斷。

有賣豬仔兒、雞仔兒、鴨仔兒的,有賣土布、草鞋、掃帚的,還有賣菜的、賣果子的。

還有人支著小攤兒賣麥芽糖和包子饅頭薄荷茶。

村集裡並沒有葉小妹想要的東西,倒是有姜芷想要的。

——植物的種子和小樹苗。

三月末四月初最適合種植什麼姜芷不管,她想在空間裡種作物。

空間裡空蕩蕩的,除了逍遙居什麼也沒有。

恰好賣種子那人看中了姜芷手中的布料,於是兩人愉快的做了交換。

葉小妹揹簍裡多了一大包各式各樣的種子,還有小果樹苗。姜芷又像變戲法似的拿出五枚大錢,拍著葉小妹的肩膀道:“嫂子請你吃包子。”

葉小妹搖頭道:“嫂嫂把錢留著吧,明日去鎮上許我多買些布料。”

“嗯,我答應你。”姜芷道:“但我也說過,以後不許再餓著肚子。”

姜芷用三枚錢買到一個包子一個饅頭,她吃著饅頭,將包子強行塞給了葉小妹。

葉小妹小口吃著,心裡感動得一塌糊塗。

姜芷瞧了一眼,菜包子一口居然咬不到餡料,垃圾包子!

儘管如此,她還是給葉珩買了個。

若大的村集沒有心儀的東西,姜芷和葉小妹早早的去了匯合地,約莫等了兩刻鐘,周李氏和其他兩個婦人才前前後後來到約定地點。

“大妹子,你咋雙手空空?”周李氏瞧著姜芷手裡什麼也沒拿,葉小妹的揹簍裡也只放了些許東西。

“布換成了種子,周家嫂嫂這次收穫頗豐。”姜芷盯著周李氏手裡的傢伙什,周李氏買了一籠子鴨崽兒。

“哈哈哈,鴨子渾身都是寶,又能吃肉毛還能換錢,養到過年正好呢。”周李氏哈哈笑著,其他兩位婦人也都換到了想要的東西。

幾人回了葉家灣,一路上遇到好些人,十里八鄉多半相互認識。

姜芷和葉小妹一路不怎麼說話,姜芷不愛說話都被歸結於她大戶人家小姐出身,有小姐涵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