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平兩邊,各自放好籌碼。

先放的人,其實算是在守,後放的人,其實是在攻。

這其中有一個還算簡單的心理博弈。守方處於劣勢,那麼他失敗的機率最大,既然如此,放上一個奴隸砝碼,來騙掉對方的大額砝碼,或許是最賺的。

而對方也可能會思考,要放上多大的砝碼才能在消耗最小的情況下獲得勝利。如果對手是放一個奴隸砝碼,那自己或許就應該放一個平民砝碼或者兩個奴隸砝碼去取勝。

然而如果對手猜到你這樣想,提前放一個騎士砝碼在這裡。你又該如何呢?

就這樣不斷博弈和套娃之後,從奴隸到國王都有可能放上去。但反過來一想,你放上國王,我卻放上奴隸,這樣雖然輸了一局,可其實卻是我贏了。

最好的辦法就是放上只比對方多一點的砝碼。不過,你放一個騎士一個奴隸,對面一個騎士。考慮到重量的百分之十波動,其實你還是有可能會輸掉的。

思考過程如此複雜,但最後不過是把砝碼放上去這麼一個普通的小動作。

放上之後,你的思考便再無其他效果,因為既定事實已經發生。天平順著重量開始傾斜。

第一場,吳輝勝利。

他用掉了一個騎士,但不知道這算不算浪費。

如果能集中資源拿下五場,剩下的局面全都一點不放也行。不過這確實是有點困難。ωω

節約,但又不能太節約,因為前期和後期是同樣重要的。不能只看遠處,必須從全域性考慮。有時候看得太遠反而會忽略自己面前的東西。

希望能騙過牌棋手。

吳輝放上三個奴隸砝碼。

牌棋手似乎都沒有什麼思考過程,直接放上來兩個砝碼,拿下。

兩個……是兩個平民嗎?

太精準了。

果然這點小心思在牌棋手面前基本上沒用啊。

現在的情況是一比一平局,但吳輝卻明白自己其實落後了。自己為了贏下一局消耗了兩個騎士砝碼,牌棋手卻只消耗了兩個平民。

敲了敲桌面之後,吳輝並沒有因為一時的落後而沮喪或者產生其他情緒。

他只是平靜地看著牌棋手擺出五個砝碼。

五個……

會是五個奴隸嗎?

吳輝再次開始思考,腦中又是一大堆可能掃過。

最後選擇不放任何籌碼。

他放棄心理博弈,直接假設所有砝碼被放上去都是等可能進行計算。然後做出本輪放棄的最優解。

放上砝碼,勝利和失敗的可能性都兩說,風險相當大,收益只是一局。但不放砝碼,收益卻是固定的。

求穩麼?牌棋手也分析著吳輝的行動方式。

分析對手,分析自己,分析對手對自己的分析,反制對手對自己的分析。賭場之上,三流的賭徒只能做到猜測對手的想法,二流的賭徒能分析對手對自己的想法。

只有一流的賭徒才能分析自己和反制對手對自己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