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醉了,鎧甲都沒換的呂萌直接壓上來,吳輝沒多說什麼,直接把她推了。第二天的呂萌一臉神清氣爽,大家都知道女將軍遇到了好事,只不過許多暗中仰慕將軍的人都心中流淚。

出門之後呂萌還吟了首詩:“朕與將軍解戰袍,從此君王不早朝。”

“你才是將軍。”吳輝穿戴整齊,跟在她身後出來,同時注意到雙胞胎的視線。她們比較無奈,但這個時代阻止丈夫找女人會有一個善妒的名聲,所以她倆都不好意思吃醋。

接下來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所以吳輝不可能真的不早朝。他的佔領地飛速擴張,把妖族打退了很多很多。

而在東邊潰退的妖族,接下來就選擇從西邊開始打。

顯然妖族內部的矛盾也很嚴重,不擴張就要爆炸的那種。戰爭失敗後必須朝另一個方向找回場子。

所以,西邊的京城義軍團夥,即將面臨非常嚴重的打擊。

而恰好在這個時候,靠著個人威望凝聚人心的宗爺爺已經病倒,雖然還沒死,但已經不能主事。也就靠著戲子幫忙才能勉強維持大局。

周朝內部,皇帝經過長期的鬥爭,終於把主戰派弄倒了。開始新一輪和談。他這個內鬥的水平真的還挺不錯。

主要是大家覺得,妖族被吳輝打敗了之後,開的條件應該會好一點。畢竟至少在目前,吳輝名義上還是周朝的臣子嘛。

只不過他內部已經把名字開始改了,並且向周朝這邊要求封燕王。擺明了敲竹槓,就看周朝這邊同意不同意。

不同意的話,吳輝就有資格甩臉,不配合周朝試圖和談的動作。同意的話,吳輝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割據了。沒辦法,或許平民不在意誰當皇帝,只在意皇帝對他們好不好。

但是士大夫們是很在意的。而這些人掌握著封建時代的話語權。吳輝在對他們進行改造和引導之前也需要名正言順一點。

當然,只要你最後贏了,士大夫們都是會擁護的。附庸於統治階級才能存在的知識分子本質上很軟弱。

因為大家都會用到他們。所以他們總是有退路。不排除其中有一部分氣節之士會為了自己堅守的道德而死,但大部分都會選擇投降,然後按照統治者的需要修改經書內容。

當然他們也會為了這個階級的整體利益而團結起來與上方的統治者對抗。只不過這一點是大部分階級都會的,知識分子只是更敏感,話語權也更高。

所以吳輝對這些士大夫,儒生們的態度也比較複雜。屬於是不得不用他們卻又不想用他們。

只能是,加大力度普及教育。所有人都讀書之後,這些儒生就沒什麼特殊的了。

大周朝別的都不咋地,但大開科舉普及教育這點,吳輝還算欣賞。並且打算把這個制度更加發揚光大。

短時間沒有了軍事壓力,就可以在政治和經濟上多下點功夫了。

而在這兩件事上面,整個世界都不可能有比吳輝做得更好的人。他好像天生就是做這種事情的人,可以迅速制定出最符合實際的制度並考慮到多種不同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