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蒸汽,火炮,鋼鐵戰船……

鐵軌向著四方鋪設。工廠不斷在各個城市建立起來,黑色的煙霧遮天蔽日。

如果是,之前的八目蛛是亞歷山大,杜子明是成吉思汗,那麼現在,用火炮和子彈進行擴張的曹不擇,就有點像拿破崙。

至於吳輝,他沒打算曇花一現的強大帝國,也鄙視身為玩家卻追求一時強大的行為。他的追求是漢唐那種穩定而強盛的國度。能夠不斷發展進步,同化周邊,慢慢擴張。並且靠著技術進步,政策上壓制土地兼併。不會邁入那種古典王朝的末日。

最後一路延續,來到工業時代。

工業是人類文明大爆炸的。什麼汙染什麼災難,都不能阻擋它的偉大。只不過工業發展的程序往往伴隨血腥。

它的優點只有一個,多。

一個東西無論再好,只要數量不夠,那就只有少數人能享受到。工業化別的可能不一定好,就是產量多。多就代表便宜,便宜了大家才能用上。

再好的東西,如果只有少數人能用上,那都沒有意義。

工業時代,就是這麼一個多的過程。瓦特式蒸汽機帶來的動力,讓一切都變得不一樣了。

曹不擇在擴張,但又一次被吳輝攔下。

雙方來了一場工業時代的戰爭,騎兵還沒退場,槍炮悄然成為主力。大家都希望儘快搞出機槍之類的玩意,但暫時還沒有成功的。

等機槍出現之後,騎兵就只剩下偵查功能了。而且還得和汽車搶飯吃。

曾經淘汰了戰車的戰場王者騎兵,最後也還是被淘汰了。當然這個淘汰是漸變過程,不是馬上的。

玩家們沒有哪個像清朝統治者一樣限制火器研發。全都是大力發展這方面的武器。但是受到技術限制,炮火和槍彈沒可能達到現代那種程度。

曹不擇真的有點像拿破崙。前期也是連戰連勝,差點統一這片大陸。最後卻被任音和吳輝聯手擊敗,到手的地盤全部吐了出去。

但是高光時刻也夠了。吳輝估計他能排前十。畢竟越往後,科技文化的分數,人口和繁榮的分數肯定都更高。而大家都是同樣的軍事分數領地分數。..

吳輝在這片大陸上已經基本無敵。曹不擇敗回去了,但卻沒有滅亡,三方開始拉扯,同時和另一片大陸上的幾個國度不斷進行海戰。

邏輯學家沒熬過時代變革,被民眾推翻了。他科技樹攀得高,甚至已經有了小範圍的電力系統。但對於管理真的不太擅長。

像吳輝這樣全面發展的存在並不多。

但反抗軍的廚子卻越來越強。這位也和吳輝一樣是真正管理過國家的人才。有經驗就是不一樣。

而且廚子在非洲也算是個反抗軍高階將領,對於軍政一體的反抗軍來說,政務和軍事是不分開的。廚子也一樣是這樣的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