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輝和張定陽他們在幽州,東北。馬伏紹在涼州,西北。

這大夏朝的領土和地球的東漢差不多。一共十三洲。北方是西北涼州,中間並洲,東北幽州三個周圍邊疆。洲下面有郡,郡下面是縣。

相比吳輝那邊郡的苦寒,連世家都不願意久居。涼州的情況也沒有好太多。

但畢竟西涼連線絲綢之路,可以給皇帝和權貴們換點新鮮玩意來。所以涼州還是有幾個世家的,並且這些世家與中樞不同,乃是時代將門。藉著絲綢之路的財貨養兵,有點割據軍閥的意思。

另外幽州其實也是有世家的,只不過吳輝所處的那個郡的跑了。

馬家就是涼州軍閥,將門,世家。雖說整體文化水平不高在世家中被鄙視。但大夏五位二品中馬家就有一個。就是馬伏紹他爹。

身為既得利益者兼二世祖,馬伏紹這個人比較奇怪。天天想著造反。

因為他橫豎看這朝廷都不順眼。也因為他爹同樣想著造反。當然和劉當仁吳輝那些個看朝廷制度看百姓貧苦想著推翻重建的人不同。馬伏紹他爹馬大將軍只是想著當皇帝。

“老爹,我們什麼時候造反?”馬伏紹問自己父親。

“等。先出頭的先死。我們要等他們打得焦頭爛額再坐收漁翁之利。你曉得不?”老馬拍兒子的腦瓜。

馬伏紹抱頭躲開:“那你能活到那時候嗎?是不是要霸業路上死了?正好把基業留給我讓我當皇帝。”

父慈子孝的一幕上演完後,馬伏紹父子分離。小馬準備帶兵出戰,老馬去和東邊的幾個二品修士開小會。大家要討論一下接下來怎麼解決各地的叛亂和邊患問題。好讓眼前這個秩序能千秋萬代下去。

至於這個千秋萬代中有多少百姓受苦,幹他們屁事。

“劉當仁在南邊造反,真是迫不及待啊。”袁家家主袁興邦第一個提出自己的觀點。

“挑的時機太差。”謝家家主謝定國點頭同意。

“但也麻煩啊。”王家家主王安民說:“劉當仁乃三品中最強,除了我們親自出手,誰能治之?”

馬伏紹他爹馬忠良不屑地冷哼一聲。

因為說這句話的王安民就是當初和劉當仁單挑結果半天沒有拿下,反而打了個平手讓劉當仁揚名天下的那個倒黴蛋。

中原四大家,王謝袁蕭,蕭是皇族。然後加一個西涼馬家。便是五個有二品修士(相當於八級玩家)的大家族。

當然,今天大家討論的東西比較私密,所以沒請蕭家皇族的人來。

“今天這個屋裡沒有外人,大家有什麼都可以說。”當朝宰相袁興邦拿起一杯酒:“天下洶洶,諸位皆是棟樑之材,可有良策?”

“南方造反成這樣總是要平的。我謝定國身為車騎將軍,平南義不容辭。”謝定國義正辭嚴。但誰都知道他老家就在江南,怕被劉當仁和關山軍捲進去。

“那江南就交給你了。泰山賊造反席捲青徐,似乎也有三品修士在其中。老王,你怎麼看?”

“我無官身,不過一屆教書先生,能怎麼看。”王安民搖搖頭。他年紀最大,早就卸任。只不過官場上還有很多他的學生家人,青州徐州基本上都被他控制。當年科舉沒停之前也是他做主考官,成功讓九成五的功名都落在世家大族頭上。

所以他這麼說,只是讓大家都想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