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英雄氣(第2/2頁)
章節報錯
然而,大部分人卻沒有他這樣完善的準備工作。都是被逼到角落了不得不反。
路上有不少山賊和起義軍。
雖說理論上大家的目的是一樣的,但接下來吳輝卻要先靠著對付這些起義軍和山賊來升官。
義軍往往只會摧毀秩序,而不會建設秩序。可沒有他們打碎舊的瓶瓶罐罐,那新的秩序也永遠立不起來。
康縣到了。
吳輝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藍底官服,拿出官印,入城。
城門口有人欺壓百姓,吳輝沒去管。
路上有紈絝彪馬縱狗,鬧得一整條街都不得安寧。吳輝也沒去管。
草屋旁有人賣兒賣女,吳輝還是沒去管。
他來到有些年久失修的縣衙處。門口的鳴冤大鼓雖然沒像電影裡那樣被雜草藤蔓覆蓋。但卻也充滿風霜和時間的痕跡。
顯然是很久沒人用了。
縣衙中值班的衙役對吳輝還算客氣。但這些衙役的人數卻明顯不足。吳輝估計也不是出去巡邏了,而是壓根沒這麼多人。被旱災和附近山賊嚇得,應該不少人都跑路了。
還有文書啊,縣尉啊,縣丞啊,也全都沒在。
任音:“這可真不好辦。”
“先摸清楚這個縣城的底再說。”吳輝搖頭。
與此同時,在大夏朝旱災最嚴重,又鬧出了瘟疫的揚州治下。劉當仁與張定陽在鄉野間走著。
路上都是白骨。
上面有許多牙印,也不知道是人啃的還是野獸啃的。
歲大飢,人相食。
身為大夏朝將軍的劉當仁本來是要前往南方平叛的,但看著這些這些屍體,看著沿途十室九空的村落。
劉當仁只想問,他們為何不叛?
“將軍。繼續走吧。別看了。”張定陽勸說劉當仁。
“不走了。”劉當仁說:“我看這揚州城不錯,城中大豪無數,可以殺了他們開倉放糧,活人數萬不在話下。”
他心中一團怒火,現在想著哪怕官不做了也要先幹些真正有用的事情。
張定陽想說點什麼勸勸這位老大。但看著周圍的白骨,卻根本說不出來什麼話。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若能忍住,劉當仁便不是劉當仁了。
有句話叫做,英雄一念拔劍起,又是十年蒼生劫。
然則,若非蒼生早已遭劫。英雄又有何機會拔劍?
大夏啟明十三年,安南將軍劉當仁領命南下平關山賊寇,途經揚州城,叛。
他三日平豪強,放糧,均田地,殺貪官收盡當地民心。但麾下士卒和基層軍官還有家人在北,若強留他們在南方無濟於事。所以最後只能讓張定陽帶著大家北歸,而劉當仁身邊只剩下一千兩百毫無牽掛的骨幹。
接下來他也只能,在解決瘟疫和梳理本地政局的同時訓練一下新兵。可本地豪強恐懼於劉當仁的殺戮,不願配合。百姓也基本都在豪強士族的控制之下。
一口英雄氣,雖然靠著放糧和防疫救了說不清多少人。但卻也讓劉當仁自己陷入困境之中。
ps今天第二更。新的一卷。這一卷應該也會比較長吧。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