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古今中外(第1/2頁)
章節報錯
吳輝沒有找到具體的旗幟。這種東西顯然是要回收的,自己人的旗要帶走,敵人的旗也要拿回去當作功勞證明。
但他還是從小兵與部分中層軍官的身上找到了關於此戰指揮的資訊。
這是李靖突襲東(和諧)突厥的那三千人。
作為古華夏曆史上穩進前十的名將,李靖的打仗風格就是簡單。完全沒有任何多餘的動作,一切都是為最終勝利準備,也不怎麼考慮軍事之外的事情。
比如說這次對突厥之戰,唐儉他們還在前面談判。李靖就趁突厥人放鬆的時候上去把他們突突了。
還有破蕭銃之戰。大家都看不懂,但李靖放了一堆無人船漂下去。表示這是心理戰。下游還真自己內亂了。結果不費吹灰之力就拿下來最後的敵人。
吳輝覺得自己的指揮風格也應該要發展成這種樣子。有人形容這種風格像把大象塞進冰箱,開啟,裝進去,關上。你自己幹起來簡單,外人看了一頭霧水,並表示根本做不到。
在頭腦中分析著李靖的資料,同時也已經集齊了七塊碎片的吳輝,終於找出來自己需要的底線。戰場的角落裡有個石碑,上面問你此戰的指揮官是誰。
這個吳輝早就推理出來了。刻上李靖二字,便直接得到兵符的組合。
謀略*5
不敗*1
膽識*3
滅國*1
全兵*1
一統*1
不敗代表一生中沒有真正的失敗戰績,全兵代表精通使用當時的所有兵種的指揮,滅國代表曾經覆滅過足以稱為國家的獨立存在。
一統則是在統一內部軍閥的過程中發揮過重要作用。
石碑上的資訊很多,吳輝不僅僅是知道了一個組合兵符的方式,更是知道了組合背後的規律。
“嘖,現在手上的碎片都是謀略膽識勇武這些。看來稀有的部分都不好收集。但只要拿到一個,就可以讓開局變得很順利。”吳輝摸下巴沉思。
雖然規則的本質像是麻將,但具體過程卻與麻將差太多了。上次五行牌的本質也是錘子剪刀布,可表現出來的形式也完全不一樣。
猜出李靖後,石碑之外的一切都開始改變。
“這次是,古羅馬?”吳輝看著改變的戰場,馬上又從屍體的甲冑上看出了當前所處的時間地點。
看鎧甲武器這些是最簡單的辦法。能讓你迅速知道此地的情況。
羅馬也是一個反反覆覆起來了好幾次的大帝國……羅馬有很多,最初的羅馬,西羅馬,後來的拜占庭或者說是東羅馬也算是正統,還有什麼跟羅馬基本沒關係但硬說自己是羅馬的神聖羅馬帝國,以及什麼綠羅之類的東西。
看這裡的鎧甲,應該是東羅馬時期,或者說拜占庭時期。
其實東羅馬一直自稱羅馬。但他們的首都叫做君士坦丁堡(又名拜占庭,或者應該說原本是拜占庭然後改名君士坦丁),所以才有這麼一個別稱。
自從君士坦丁大帝推行基督教並遷都於此後,靠信仰的三位一體穩固了權勢。成為一代大帝。東羅馬也就開始拜占庭化,或者說是基督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