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綱重新穿上了他那已經身闊別一月的四獸麒麟服,挎著銀鎁瓢方袋,右手把著繡春刀刀柄,威風凜凜地站在奉天殿門中央,帶著幾個大漢將軍,擋住了文武百官入殿的通道。

大漢將軍可不是什麼漢朝的將軍,而是從錦衣衛裡精挑細選出來的殿廷衛士,個個身材高大,威武雄壯,形象氣質俱佳,專門負責朝會守衛及皇上出巡之事。

“諸位大人且留步,奉皇上之命,今日上朝有帶奏本的文武官員就不用面奏或者呈遞通政使司了,都放在本指揮使身前的這個竹筐裡。”紀綱指了指身前的竹筐,朝眾人道。

眾人面面相覷,承擔朝廷諸事通達之責的奏疏如何能放入這打草拾糞的竹筐之中?

他們中許多人甚至還不知道紀綱已然連夜官復原職了!

不過這既是皇命,他們也不敢不遵,只能按照入朝順序,將奏疏小心翼翼放入竹筐中。

輪到湯宗入內,紀綱特意多看他幾眼,“湯大人沒有奏疏呈遞?”

“沒有。”湯宗笑笑,拱拱手,“恭喜紀指揮使官復原職。”

紀綱眼神複雜地看著他,現在他還不知道湯宗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拱拱手意思一下,沒有說話。

等所有該入殿的官員入殿站好排班,接下來就該司禮監首席大太監出來,請皇上臨朝,然後文武百官五拜三叩,鴻臚寺卿王嶽上報入京謝恩、離京辭官的人數了。

可這次黃儼卻遲遲沒有出來,王嶽早早就做好的功課也遲遲交不了差。

很快,小半個時辰就過去了,黃儼還是沒有出來,朝堂禮節嚴苛,大漢將軍就在周圍看著,一眾百官手持牙牌,雖然心中奇怪,但也不敢左顧右盼,更不敢交頭接耳。

又過一會,黃儼終於是走了出來,百官心中鬆了一口氣,看來皇上這是馬上就要臨朝了。

可黃儼在高高在上的金鑾座旁站定,卻不請皇上臨朝,而是深吸一口氣,對眾百官道,“傳皇上口諭——”

唰——

文武百官齊刷刷跪下,見黃儼今日如此,他們十個裡面八個猜到是今日早朝取消。

“朕深感乏困,難以臨朝,但憂今日所議之事重要,請諸位愛卿先行商議,朕隨後定奪。”可黃儼卻說出這麼一番話來。

這口諭一出,眾人皆是一愣,朝會皇上不臨朝,讓大臣先議,這可沒有先例呀。

湯宗皺眉,他知道是今日的事情干係太大,太子與漢王,前臣與當臣,之前朝堂上藏在水面之下的對立都要擺在明面上,皇上不臨朝,就說明他心裡還未做出自己的決定。

可問題是皇上這般一做,那就真真是將他架在火上烤了。

口諭一出,百官面面相覷,黃儼見眾人臉上個個精彩,於是道,“諸位大人請平身吧。”

“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眾大臣起身站好。

“皇上既然有口諭,諸位大人也就別兜著了,該說什麼就說什麼,有了結果自有內臣如實呈報皇上。”

可黃儼話雖這麼說,百官還是沒有人開口,誰知道皇上怎麼想的,萬一說出來不合聖意可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