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能不稱官,官不稱能(第1/2頁)
章節報錯
凌府書房。
凌晏如皺著眉頭揹著手,在地上來回踱步,臉上寫滿憂慮。
手下來報,“大人,紀千戶又去了醉風樓,剛剛進府的那個年輕人出府了,要不要跟去?”
凌晏如轉頭,思考片刻,突然嘆了口氣,“罷了,不必了,以後那紀綱也不必再跟著了。”
“是!”
“......”
精心準備的午宴,結果只剩湯宗和凌晏如參加。
凌晏如也恢復了之前的從容,只是客氣詢問了一句紀綱和車在行去了哪裡,便沒有再多追究。
午宴之後又過了半個時辰,車在行回來了,湯宗正在等他。
“怎麼樣,王清源說什麼?”湯宗問道。
“大人,我將那句話帶給王大人之後,他久久不語,表情既是糾結,又是無奈,似乎還有害怕。”
說完拿出一張字條,“他最後一句話也沒有說,這寫了這幾個字給我,讓我轉交大人。”
湯宗接過,只見上面寫著八個字,“能不稱官,官不稱能”。
車在行疑惑,“大人,這八個字是怎麼意思呀?”
湯宗看了一眼,放下字條,“前面四個字說的是他自己,後面四個字說的是我。”
其實湯宗讓車在行給王清源帶話,是借王清源之前請教自己的案子告訴他,你王清源本是清白之人,卻與那偷老嫗錢財的賊人扭打在一起,讓自己身陷囫圇,旁觀之人也失了分辨,現在我給你機會,你把知道的都說出來告訴我,我為你主持公道。
而王清源的回應,前一個“能不稱官”說的是他自己,說他的能力配不上現在所任的官職,有愧朝廷的期許,後一個“官不稱能”則說的是湯宗的官職配不上自己的能力。
而從更深一層的意思去解讀,前一個“能不稱官”其實代表王清源已經預設了浙江確實有問題,自己雖然知道一些,但卻無能為力,有愧朝廷。
後一個“官不稱能”就是告訴湯宗,你這個強龍壓不住地頭蛇,現在的你空有才能,卻一沒頭銜,二無兵馬,在浙江這攤渾水裡,你做不了什麼,說不得還要淹死在裡頭,說的直白點,我王清源就是現在把知道的都告訴了你,你又能怎麼樣?說不得我都得跟著倒黴。
湯宗明白過來,問車在行道,“此去可曾有尾巴?”
“有,奈何沒有抓住。”車在行道。
“可是這凌府之人?”
車在行搖頭,“不是,是快到知府衙門的時候才發現的。”
湯宗點頭,心說難怪王清源什麼都不敢說,原來是他的知府衙門就一直有人盯著他。
可到底是誰呢?周洪宗、耿璇還是凌晏如?
雖不能肯定,但必定是他們三人中的其中一個。
車在行與湯宗相處日久,見他沉思,不敢打擾,轉頭就要出去,不想湯宗突然吩咐道,“在行,咱們今日回京!”
車在行聞言一驚,心說自己這才來了多會,就直接要返回了,“大人,杭州府的事了了?”
“不!杭州府的事情才剛剛開始。”湯宗神色嚴肅,“你去將凌大人請來,我要與他辭行。”
“是!”車在行不再多問,稱是出去了。
很快,凌晏如三步並作兩步走了進來,神色焦急,“老師,聽說您今日要回京?”
湯宗換了一副面孔,笑呵呵道,“子房,不用著急,來,坐下說。”
凌晏如坐下,卻還是問道,“老師,您來杭州府不過三日功夫,學生還未盡地主之誼,如何就要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