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內閣首輔黃淮(第1/2頁)
章節報錯
湯宗聞言一楞,看向紀綱,他這才想起來,山東萊州府一個叫李響的大地主,家裡有兩座山頭,便僱傭了幾十個佃戶種植薪碳林,說好長成之後三七分成,半年前,李響家裡的佣奴在巡查的時候發現佃戶盜採林木私賣,雙方發生鬥毆,各有死傷,萊州府迅速抓了所有相關人等,查訪之後,最終判了李家傭奴護林無罪,相關佃戶死罪,上報朝廷。
刑部很快透過,都察院也沒有異議,可大理寺認為事情有疑點,佃戶被發現盜取薪碳林,為何不跑,反而持械鬥毆,於是複核不予透過,發回重審,與刑部來回拉扯好幾次,鬧得很不好看,湯宗派人專門去調查過,發現李響的佣奴巡查的根本不是自己山林,而是農戶家的山林,而且佣奴也根本不是巡查的,而是李響派去強買農民山林的。
這案子因大理寺和刑部意見不合,湯宗原本是要上奏皇上決議的,可好巧不巧,偏偏這時候發生了刺駕案,於是就拖了下來。
現在紀綱突然提起此事,讓湯宗心生疑惑,於是問道,“紀指揮使,你怎麼有空關心起這個案子來了?”
紀綱笑笑,“哦,湯大人可能還不知道,那個李響是紀某當年的發小。”
湯宗這才明白過來,難怪萊州府的人會拿出這麼個結論,原來是在顧忌這層關係。
紀綱此時提出這個要求,讓一生最恨以權謀私,官官相護的湯宗甚是惱怒,他冷眼看著紀綱,義正言辭道,“紀指揮使,你可知道這個案子我大理寺若是透過了,多少農戶要冤死?我身為大理寺卿,受皇上所命,掌天下刑獄複核,豈能用車在行的安危去交換這麼多無辜百姓的性命?!我要這般做了,我大明律法威嚴何在?!”
紀綱聞言眼睛一瞪,臉色發狠,嘴角都開始抽搐,“噌”地站了起來,“好哇,湯達人如此不給面子,那就別怪紀某無情了,來人,送客!”
湯宗也不想與他再說下去,起身甩袖,“紀指揮使,今天我來你這裡,怕是要不了幾天,你就得來找我!”
“找你?”紀綱冷笑,“那咱們就走著瞧!”
湯宗再不言語,深深看他一眼,轉身離開。
他沒有直接回府,也沒有去大理寺,而是直接去了內閣。
紫禁城之東的文淵閣,就是內閣值房,此時,內閣首輔黃淮正在處理大明朝各地遞上來奏章。
永樂時期,內閣剛剛創制,內閣首輔還遠遠談不上位高權重,頂多也就是個皇上的“謀士”,就比如現在這黃淮,雖然還兼著武英殿大學士的職位,但官階卻只承了個翰林院伺講學士的官職,也就是個正五品,和六部郎中是一樣的,而且還沒有什麼實權。
太祖朱元璋時期廢除了宰相,大明朝堂的大小事都是他一把抓,每天起早貪黑批閱奏章,處理國事,可謂勞模,朱棣上位之後,精力同樣旺盛,十分勤奮,不過他不喜深宮,長期呆在北 京行在,整日琢磨著怎麼再搞一搞北元,朝堂的事情讓他有些力不從心,於是內閣應運而生,協助他批閱奏章,出出點子,不過內閣雖然有了,想要權利,那可不行,大明朝是我老朱家的,你算個什麼東西?朱棣猜忌心強,朝堂的大小事務最終還是要他點頭,什麼事還是他一把抓。
其實明代前期內閣首輔只是習稱,代表內閣閣員中資歷最老,最受皇帝器重的人,內閣首輔成為統稱是之後明英宗時期的事情,縱觀整個大明朝,內閣首輔從未成為過正式官職,它真正權傾朝野,還是始於後來仁宣時以楊士奇為首的“三楊”期間,那時候內閣首府已經加了六部尚書銜,直至萬曆時期的張居正達到權利頂峰,不要說大臣,就是皇帝的旨意也可以“留中不發”,而內閣發展壯大的同時,宦官也是越做越大,而這也是始於朱棣,他在位時,還能處處限制,皇權極為穩固,可大明中後期淨出一些懶人皇帝,才導致皇權式微的局面,從這方面講,朱棣本人是要負有一定責任的。
不過現在的內閣首輔雖然位子不高,權利不大,但卻備受皇上信任,天天跟在皇上身邊,出謀劃策,輔政天下,雖說沒有最終決策權,但卻幾乎事事都要參與,這樣的人誰敢小覷?這已經是許多讀書人奮鬥終生的目標了。
湯宗借了個陳奏大理寺卷宗審查的由頭徑直來到了內閣門口,還沒等通報,便正好被提筆寫字的黃淮抬頭看見。
他放下筆,詫異地站起來,“湯大人?”
湯宗走進來,笑著拱拱手,“黃大人。”環顧四周,“怎麼?今日內閣就你一人?”
黃淮笑著走過來,抓住他的手,招呼著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下,“今日內閣的事情正好也不多,楊士奇,楊榮兼著太子少師,常在東宮,其他閣員也都各忙各的去了。”說完看著湯宗,“正傳兄,你來的正好,我這兩天正琢磨著去找你呢。”
湯宗字正傳。
黃淮叫湯宗的字,就是親近了許多,自然下面的話,就不是官場明面上能說的了。
兩人是同鄉,都是浙江平陽人,關係融洽,而且湯宗當年能出詔獄,也是有賴黃淮向朱棣進言。
“為了奉天殿刺駕的案子?”湯宗笑問道。
“不錯。”黃淮點頭,沉默幾息,神情嚴肅道,“正傳兄,昨日皇上召我問話,問起了奉天殿的案子,我知皇上是在問我接下來該如何辦,可我還沒有想好,便沒有直面回應,但這件事躲是躲不過去。”
“宗豫兄,這件事的確麻煩。”湯宗也稱呼了黃淮的字,他說了這一句便沒有再說,有意讓黃淮將要說的說完,看看他的意思。
黃淮自然也知道,便繼續道,“正傳兄,我知道你為什麼同意鄭賜意外所致的結論,你我都是前朝舊臣,這件事對我們這些人都非同一般,關乎身家性命,這個結論要是皇上滿意也還罷了,但現在事與願違,我思來想去,還是覺得向皇上推薦你最為合適。”
湯宗聞言笑道,“宗豫兄,不瞞你說,我這次來也正是為了此事。”
“哦?”黃淮驚訝。
“宗豫兄,這個案子你大可以向皇上舉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