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宿命和命運
章節報錯
旁白道:葉yu,你說會有人像王長老那般得寸進尺嗎?葉楓都已經讓了他一步,有人真的這麼不知道好歹嗎?
葉yu道:你以為誰都能像“三尺巷”裡面的人有道德嗎?
旁白道:三尺巷?
葉yu道:三尺巷又名為六尺巷。清代開國狀元傅以漸,在京為官之時,家中因為宅基糾紛,修書一封,希望他能為家中撐腰。收到家人來書,遂修一紙家書:“千里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看後,自感慚愧,主動讓出三尺,鄰居知道後,也深感慚愧,讓出三尺來,於是就形成了今天的六尺巷。
但是現在的世道,“忍一時,得寸進尺,退一步,變本加厲。”忍是有限度的,退是沒有路的,應該本著“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犯我若,我必犯人!”的原則。
旁白道:你是說現在人的道德水準不如古人咯?
葉yu道:當然不是,從人心人性原地踏步的角度來說,現在人的道德水準就是古代人的水準,不存在現在人的道德水準不如古人的說法。最簡單的道理,如果古人的水準那麼高的話,“三尺巷”的故事值得被流傳下來嗎?就好像你騎車腳踏車上班的事情值得流傳後世嗎?
旁白道:滾!講故事去。
葉yu笑道:哈哈,王長老一共就兩句話,我們一句一句分析。
關於第一句,首先我們要明確一點,王長老不笨。首先他知道不能直接懟葉楓,而是懟其他人,而且第一句試探性的語句,也是那般進退有度、拿捏分寸、攻守有據,由此可知,王長老不是一個蠢人。再不濟,他能修行到大乘中期,怎麼可能是個蠢人。
旁白反駁道:那他為什麼幹那麼蠢的事情?
葉yu道:所以我說了啊,世界是很魔幻的,你是不是一個蠢人和你幹不幹蠢事有直接關係嗎?
就群體而言,這個世界上絕大多數人智商都是正常及以上的,但是乾的事情中絕大多數都很難稱得上聰明,只能算勉強中規中矩。
就個人而言,即便一個人再聰明,他也有犯蠢的時候,畢竟這個世上又有誰能一輩子只做聰明事呢?
究其原因之前我就講了是資訊差。很明顯王長老是被算計了,從之前我留下的伏筆,這點不難猜。要知道並非所有人都有葉楓看穿人心的本事,尤其是一個人被算計的情況下。
你之前感覺反常的地方,就是因為這一切都是別人的算計,“妖”就在這裡。不得不說老祖的膽子夠大,連葉楓都敢算計,不過贏如玉很明顯是不知道的。如果一場考試你知道答案,那還能叫考試嗎?
旁白道:那第二句呢?
葉yu道:首先之前我們說了退一步別人就會以為你好欺負,進而變本加厲,得寸進尺。這個是人心人性的劣根性,是普遍存在的。之所以有人不是,那隻不過是他個人修養好而已,個體代表不了群體,而群體也一樣代表不了個人。
而很明顯,王長老不是一個修養很好的人。從行事上來說,他是睚眥必較、心狠手辣、傲慢無禮的那種人,就是因為他這樣的性格,才會被選擇成為考驗的犧牲品。
旁白打斷道:那他不會察言觀色嗎?
葉yu道:還記得我說過窮人翻身的兩個途徑嗎?一個是撞大運,第二個就是不道德。
之前我們說了第二種翻身的窮人會非常狠,在對待窮人上,比富人都狠,因為他們是從底層爬上來的,所以他們明白“不殺窮,休想富”的道理。這樣的人一般都有以下的特徵:心機城府、內心堅韌、能吃苦、善於察言觀色、自律嚴苛、善於做人、洞悉人心人性。唯獨唯獨少了一個在善惡之間偏向善的心。
但是王長老不是第二種,他是第一種撞大運,加之他的傲慢無禮的性格,他是絕對做不到察言觀色的。
旁白道:我怎麼覺得你是在說葉楓?
葉yu道:我不是說了嗎?葉楓和王長老很像,都是從底層爬出來的。只不過葉楓很難得,他是用第二種途徑爬上來卻能夠“偏向善”的人而已。但是可笑的是,王長老明明是第一種爬上來的,王長老明明有向善的機會的卻還是選擇向惡,而葉楓明明只有向惡的路,但是他卻能做到向善,何其嘲諷!所以說“心”這個字看似寫起來簡單,但是相當複雜,不然王陽明的三教合一理論,為何用“心學”來命名。
所以綜上所述,那惡毒的第二句話,他是一定會說出來的。
因此從第三方上帝視角看起來多麼魔幻的事情,你如果從王長老的視角帶入,卻是很正常合理的。說句不好聽的,若王長老不是這麼作死的人,贏氏一族也不會選他,一定會選出能夠滿足作死的條件的趙長老、錢長老等等
並非是王長老的命運被決定了,而是那個被選中的人的命運就註定了要死。
旁白道:命運真的無法被改變嗎?
葉yu道:我前面都講了無數次了。你都不看的嗎!你是把宿命和命運混淆了。宿命是過程,命運是結果。我們的性格,導致了我們的宿命無法改變,導致了我們的人生方向很難改變。但是!
命運是可以改變的!
結果也是可以改變的!
所以道家老子說了要放下一顆妄心,要修心,要無為,這樣你才不會錯過任何可以改變命運的機會。就好像葉楓給過王長老一次機會,一次改變命運的機會,因為葉楓知道他和自己一樣都是贏氏老祖考驗贏如玉的棋子,他只是一個犧牲品,所以葉楓才會給他改變命運的機會,
但是很可惜葉楓從來就不是一個爛好人,所以不會給第二次。而有妄心的王長老也沒有抓住這次機會罷了。
而葉楓作為千歲的老者,他絕不會白白幫助別人完成考驗,他也在考驗贏如玉小丫頭的心性,畢竟他從未說過要殺王長老。
人只有在著急的情況下,才會暴露本性,所以葉楓只給贏如玉“3秒”,不給她多餘的時間考慮。所以贏如玉的本能第一反應就是。
殺!
不留後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