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2、風雨飄搖的香江銀行業(7K大章,求訂閱~)(第1/4頁)
章節報錯
恆隆銀行擠提風潮是由謝利源金舖擠提事件引起的。
兩天的時間過去了,謝利源金舖已經選擇了躺平,不管了,反正公司賬戶上就這麼點錢,能拿走的就拿走,排不上隊,拿不走的他們也沒有辦法。
看到謝利源金舖如此態度,其實所有人都已經明白了,謝利源金舖已經開起了倒閉倒計時!
謝志超此時已經過了絕望的心態,現在的他反倒是已經平靜下來了。
“帝國時尚集團的郭貫東明天就要回來了吧?”
甚至於此時的謝志超已經不去公司了,而是留在自己淺水灣的別墅內。
對於現在的謝志超來講,他什麼都不想做了,就等著郭貫東回來,如果價格還能夠接受的話,就直接將謝利源金舖賣給帝國時尚集團。
林嘉敏點頭道:“已經再次跟郭貫東的辦公室確認過了,對方會在明天上午返回香江,隨後他們便會將這件事情告訴給郭貫東!”
謝志超靠在了沙發上,手中的雪茄煙在繚繞著煙,平靜的講道:“既然是這樣,那就等著他了!”
此時的謝志超能夠將自己的心態放平到這種狀態,是因為他明白謝利源金舖不管怎麼樣自己肯定是保不住了,既然保不住那也就只能是放棄了。
好在他們謝家還有其他的資產,即便是失去了謝利源金舖,也可以保證他們謝家可以繼續現在這樣的豪門生活。
但有些人就無法做到像謝志超如此輕鬆了,這個人就是香江財政司彭勵治。
謝利源金舖的死活只能是牽扯到恆隆銀行一家銀行的情況,甚至如果沒有外部力量在刻意的針對恆隆銀行,恆隆銀行自己就可以度過這次的難關。
但恆隆銀行一旦渡不過這次的難關,那麼就很有可能會引起整個香江銀行業的擠提風潮。
在六十年代香江的第一次擠提風潮中,事情就是這樣的,當時香江股市正值巔峰,尤其是九龍巴士與怡和相繼上市,更是刺激到了股市的增長,香江市民紛紛取錢購買股票,導致了銀行系統的現金體系壓力倍增。
在這個時候,廖創興銀行本就因為不健康的存貸比存在著巨大的風險,當時廖創興銀行的擠提風潮已經形成,但如果想辦法制止的話還是可以的。
結果廖創興銀行因為一條虛假的新聞,引起了香江六十年代的銀行業擠提風潮。
當時有報道稱:有一位知名之本港銀行家現成為警方偵查之物件,且以被通知離港!
警方雖然出面闢謠了這則新聞,但已經無法阻擋廖創興銀行的儲戶瘋狂的跑向廖創興銀行取錢了。
再加上滙豐與渣打銀行的騷操作,最終廖創興銀行被外資銀行收購。
但在隨後的幾年內,香江又接連爆發了群體性的擠提事件,其中就有明德銀號,粵省信託銀行等各家銀行,當然了,其中最重要的還是恒生銀行,也是在這次的擠提風潮中,恒生銀行易幟,讓滙豐成為了最大的股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重生香江之最強大亨】 【】
也正是因為有了之前的教訓,彭勵治就更加的不希望這一次的情況成為60年代香江銀行業擠提風潮的重演。
再加上有英倫方面的要求,所以彭勵治已經打算動手讓港府接管恆隆銀行了。
其實不只是彭勵治在關注這件事情,同時港督尤德也在關注這件事情。
“所以說,你們財政司署已經決定接管恆隆銀行了?”尤德看著手中財政司署送上來的報告,向彭勵治問道。
彭勵治點頭道:“沒錯,現在需要的就是港督先生您以港督府的名義,召開香江立法局的會議,透過這則《恆隆銀行(接管)條例》了,允許我們財政司授權外匯基金管理局以及銀行業監理處動用外匯基金接管恆隆銀行。”
現如今香江的金管局還沒有成立,而外匯基金管理局與銀行業監理處這兩個部門實際上就是香江金管局的前身,到了1993年的時候,這兩處部門將會合併成香江金管局。
如果財政司想要出手接管恆隆銀行,那麼就一定要透過這兩個部門。
尤德自然也是希望財政司署能夠儘快的推行這件事情了,實際上在兩天之內就拿出了對恆隆銀行的解決方案,這對於港府,財政司署來講,已經是一件非常迅速的事情了。
“如果是這樣的話,就算是修改香江銀行業的原有條例了,這件事情很有可能會引起一些媒體的攻擊!”
尤德剛剛上任香江港督的,他並不想讓自己一上來就受到香江媒體的攻擊。
彭勵治嚴肅的講道:“港督先生,滙豐,渣打,甲庫三家銀行已經明確的表示了,不會幫助恆隆銀行度過這次的難關,如果我們也不出手的話,香江就很有可能引發60年代以後最嚴重的一次銀行擠提風潮事件,到時候對我們更加的不利!”
聽到彭勵治這麼講,尤德的腦海中瞬間浮現出了楚歡的身影,三家能夠解決這件事情的銀行,兩家是楚歡的,其實根本就是楚歡不想做這件事情,但此時不管尤德心中對楚歡有多麼的不滿,他都只能無奈接受。
因為自己根本就不是對方的對手。
“港督先生,這件事情已經不能再拖了!”彭勵治見到尤德在第一時間沒有回答自己的建議,以為對方還在衡量利弊呢,只能是繼續講道。
“現在,大來財務,德捷財務,威豪財務,北美巴拿馬財務,行通財務都已經相繼倒閉,香江的擠提風潮已經成型了,如果再有其他的風吹草動,便是我們也沒有辦法挽救現在的這個局勢了!”
大來財務就是之前徹底引發恆隆銀行擠提風潮的引子,隨著《勝報》的記者在恆隆銀行的新聞釋出會上公開處刑,不僅讓恆隆銀行成為了香江銀行擠提風潮的第一個倒黴蛋,同樣的大來財務也難以倖免於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