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收購起,四方風雲動!’《信報》

1979年,12月22日,週六。

今天香江所有的報紙媒體都將自己的頭版頭條給了包氏收購九龍倉的這條新聞了,而全港市民也都在關注這件事情。

雖然在這之前已經有甲庫收購和合國際會德豐的的這件事情了,而那次的收購也被稱為香江開埠以來商業史上最大的收購。

但,甲庫收購和合國際會德豐的這件事情實在是缺少太多的故事性.暗地裡的風起雲湧外界並不知道。

太快了,褲子還沒有脫呢,事情就完事了!

這就是當初甲庫收購和合國際會德豐時給香江人留下的印象,一點都不符合他們對於商界內的風起雲湧的收購案的想象。

但這一次不同了,這一次包氏收購九龍倉雖然九龍倉的規模沒有辦法跟和合國際會德豐相比,但九龍倉也是香江最頂級的集團之一,更是背靠置地,怡和這兩棵大樹。

再加上包氏之前在香江的威望,以及這一次包氏與置地之前的各種爭奪,現在包氏的高調宣佈,都讓人看的眼花繚亂,自然也就符合大眾的期待了。

“沒想到包氏真的公開收購九龍倉,你們看昨天的新聞了嗎,包鈺剛講為了這一次的收購,他們可是準備了18.9億港幣,這筆錢要是給我的話,我肯定是存到銀行裡,吃利息,一輩子吃穿不愁了!”

“18.9億港幣?你還是太年輕了,你別忘了,包氏之前為了收購九龍倉已經拿到了九龍倉32%的股份了,之前他們與置地一直在爭奪九龍倉的股票,肯定也是沒有少花!”

“我自然是知道了,關鍵問題是,包鈺剛哪兒來的那麼多錢啊?”

“你傻啊,忘了之前《財富》對包鈺剛財富的估算了嗎?當時《財富》雜誌上說,包鈺剛的財富至少是在10億美元以上!”

“你才傻呢,人家說的那是包括那些油輪在內的財富,現在包鈺剛可是拿出了實打實的真金白銀出來購買九龍倉的股票的!”

“105港元每股,如果是這樣的話,九龍倉的市值就超過100億港幣了,應該是現在香江市值最高的公司了吧?”

“怎麼可能,市值最高的公司還是滙豐,你沒看報紙上還有關於今年香江市值最高的公司的排名嗎?

上面可是清清楚楚的寫著,截止到現在滙豐才是香江市值最高的公司,133.7億港幣!”

“呵呵,要我說,你們還是年輕,在香江任何沒有甲庫的排名我都是不認可的!”

關於這樣的討論在香江各個人煙聚集的地方,都能夠聽到。

包氏,置地關於九龍倉的收購戰已經成為了全香江熱議的焦點了。

“老闆,剛剛收到訊息,滙豐已經同意在週一上班的時候,貸款給怡和10億港幣,渣打銀行則是準備貸款給置地5億港幣,恒生銀行則是貸款2.5億港幣,另外,太古集團,英之傑等香江的英資公司,也一共為置地提供了1.5億港幣的借款!”

徐意來到了楚歡的辦公室,將九龍倉收購戰的情況告訴給了楚歡。

“看來這一次置地並不想要放棄九龍倉,短短一晚上的時間,就已經借到19億港幣了!”

最後徐意有些感嘆的講道,之前楚歡說過怡和作為香江歷史最為悠久的財團,底蘊還是在的,現在看來,確實是這樣的!

“訊息來源可靠嗎?”楚歡問道。

徐意點頭道:“滙豐的訊息是包鈺剛傳來的,他是滙豐的董事,滙豐要為置地提供這麼大一筆貸款,肯定是要上董事會的,渣打銀行的訊息則是他們自己放出的,恒生銀行的訊息是鄭玉彤告訴我們的,他與恒生銀行的何善恆關係一直都非常不錯,這個訊息應該也不會有假,至於太古,英之傑這些公司送來的訊息,則是置地的董事會上公佈的,所以這些訊息都應該不會有假!”

楚歡露出笑容,他一點都不在意置地籌集到了資金,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楚歡還非常的希望置地能夠借到這麼多錢,畢竟置地有錢了,才會與包氏競爭九龍倉。

最重要的是,不管是銀行的貸款,還是其他公司的借款,這種事情都只能做一次,現在置地將這筆錢用到了與包氏爭奪九龍倉上面了,那麼自然就沒有更多的資金與楚歡競爭置地,怡和了!

“包氏那邊什麼反應?”楚歡問道。

徐意回答道:“包鈺剛打來電話之後,只是希望我們能夠儘快的將剩下的5億現金轉到豐隆國際的賬戶上。”

“看來包鈺剛也是被這一連串的訊息給鎮住了!”楚歡笑道。

徐意點頭道:“置地只用了一晚上的時間,就借到了這麼多錢,包鈺剛肯定是會有些擔心的,畢竟他們雙方現在也只是相差5%的股權而已!

而且如果置地那邊也宣佈現金收購的話,那麼包鈺剛就勢必要增加每股收購的價錢,這樣也會讓他們有更多的支出!”

楚歡點頭道:“告訴包鈺剛,那5億港幣已經準備好了,等到週一下午的時候就轉給他們!”

“這麼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