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銀行現在市值8.8億港幣,我願意用溢價30%的價格,在簡伯伯你的手中收購東亞銀行的股份。”

楚歡繼續向簡嶽強講道。

根據香江的財經雜誌分析,今年截止到現在香江市值最高的公司自然是滙豐了,市值為80.8億港元。

排名第二的,則是滙豐控股的恒生銀行,市值為52.6億港元。

排名第三的,就是怡和的置地了,市值為36.5億港元。

到了明年,香江的上市公司隨著香江經濟的飛速發展,市值也都有將近一倍的增長,滙豐達到了133.7億港元,恒生為91億港元,置地為79.5億港元。&n

80年的時候,滙豐為244億港元,這個時候置地超過了恒生,躍居香江上市公司第二,市值為172.9億港元,恒生下降一位,排名第三,市值為149.2億港元。

到了81年,滙豐市值出現滑坡,降為227.7億港元,但依然高居香江上市公司榜首,置地繼續告訴發展市值突破200億港元大關,達到了201.4億港元,恒生繼續第三,市值為180.5港元。

而在這幾年期間,東亞銀行的市值分別為8.8億港元,10.7億港元,13.5億港元,38億港元!

可見東亞銀行也是在隨著香江的經濟發展,一直在持續的發展中。

不過在這個過程中,東亞銀行的股權卻越發的分散,在最開始的時候,東亞銀行有三大股東,分別是李官春家族,簡冬浦家族,馮稟芬家族,以及香江一些其他的家族,那個時候東亞銀行稱得上是百分百的華資銀行,但隨著後期香江金融業的發展,東亞銀行引入曰本資金。

在楚歡重生的那個年代,東亞銀行雖然依然在李氏家族的掌控中,但實際上李氏家族在東亞銀行的股權只剩下不到2%了!

簡家,馮家更是相繼退出了東亞銀行。

這也是為什麼楚歡再次向簡嶽強提出收購他手中東亞銀行股份的事情了。

之前楚歡已經多次隱晦的提出想要收購東亞銀行的股份,但簡嶽強一直沒有同意,現如今楚歡舊事重提,實際上已經表明了,楚歡對於收購東亞銀行這件事情的看重了。

“想要收購東亞銀行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簡嶽強既沒有同意楚歡的要求,也沒有反對楚歡的要求,只是告訴楚歡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東亞銀行的發展策略非常的穩健,存貸比一直保持在50%以下,更是香江***藍籌股之一,所以阿歡你想要得到東亞銀行很難!”

楚歡自然是明白這件事情了,在某種程度上,在這個時期收購東亞銀行的困難程度還在渣打銀行之上。

雖然從上面東亞銀行的市值變化來看,比不上前三家上市公司的市值變化,但東亞銀行的發展策略一直都是以穩健著稱,香江的幾次擠提風潮都沒能夠影響到東亞銀行,由此可見便可以看出來楚歡想要收購東亞銀行的難度了!

“總是要試一試的!”楚歡不置可否的講道。

簡嶽強向楚歡問道:“你已經決定了準備正式進入香江的金融行業?”

在這之前,楚歡的就甲庫雖然在收購了和合國際會德豐之後,也算是滲透到了香江的各個行業,但其本質上,也只是在更多的行業的公司內有持股,就如同他們本身持有滙豐的部分股份,那麼在介紹甲庫的時候,也可以說甲庫涉及到了金融業。

但其本質上,他們與金融業還是有些差距的。

現在簡嶽強的意思是詢問楚歡,想要真的像地產,遊戲,傳媒等行業一樣,進入金融業?

楚歡點點頭,道:“我在北美已經收購了一家名為阿爾德商業銀行,也已經拿到了香江銀行牌照,現在正在香江籌備開業的事宜,所以收購一家香江本土的銀行,。(本章未完!

654、入股東亞,合資建造白鵝(7K大章,求訂閱

對我來講已經是勢在必得的事情了!”

簡嶽強理所當然的認為楚歡是準備走外資銀行的套路,“這麼說你是想要用阿爾德商業銀行收購東亞銀行了?”

楚歡卻對簡嶽強講道:“不會的,這是兩個分別獨立的銀行,他們雙方並不存在相互持股的事情!”

簡嶽強第一時間沒能夠明白楚歡的意思,這不是多此一舉嗎?

兩家銀行既然是一個老闆,那麼合併之後自然也可以有更多的好處,楚歡為什麼不讓兩家銀行合併呢?

不過很快,簡嶽強便明白了楚歡的意思。

“你是想要用東亞銀行做跳板,展望老家那邊的投資環境?”

“什麼事情都瞞不過簡伯伯,我確實是有這個想法!”楚歡點頭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