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利益,一切皆有可能(7K大章,求訂閱~)(第1/5頁)
章節報錯
“臺島的電影市場與香江是不一樣的!”
在楚歡跟李涵祥說完自己的來意之後,李涵祥跟楚歡講道。
楚歡微微愣了一下,他對於臺島的電影市場確實是沒有怎麼了解過,只是下意識的認為應該跟香江的差不多,但現在聽李涵祥講,貌似這裡面還有一些自己不知道或者是想當然的事情。
“有什麼不一樣?”
李涵祥面對老闆的詢問,很是耐心的解釋道:“我知道歡少的意思, 是認為咱們完全可以避開邵氏,嘉禾他們在臺島的影響力,然後另闢蹊徑,尋找新的院線公司合作?”
楚歡點點頭沒有開口,等著李涵祥繼續給自己解釋。
“籠統的講,電影行業其實就是.......”
在李涵祥的解釋下, 楚歡對臺島的電影行業有了一個系統的認識。
如果要是給電影行業分類的話, 應該是‘發行’、‘製片’和‘影院‘’叄項,其中片場也應該算到製片這一項中。
但是在臺島卻多出一項‘排片’業來,這一行業在臺島這幾十年相當風光,從而成為島內電影界一種獨有的行當。
臺島的電影院,各縣市鄉鎮到處都有,但是影片公司無論是發行商還是製片商,當初全都集中在臺北市,各地影院要放映電影就必須到臺北市來向影片公司租賃影片。
臺北附近的縣市如基隆、宜蘭、桃園等地,距離臺北市不遠,可以就近直接和影片公司接洽,離臺北距離較遠的中南部和東部地區的影院就沒有那麼簡單。
在這個年代,臺島的交通沒有後世方便,由高雄坐火車到臺北要花一整天的時間,搭乘夜快車,當晚10時由高雄開出要到第二天的早晨6時才能到達臺北,坐汽車就更慢,島內民航又尚未開通。
於是這些邊遠地區的影院老闆就委託住在臺北的親友或是委派專人, 常駐臺北同影片公司打交道這些“代表”就是所謂的“排片人”。
日久天長,排片人這項職業逐漸發展成為一項專業。
排片人在臺北經常出入影片公司,訂租影片、安排檔期,既要談價錢,又要搶好片。
比如說臺中市有5家影院,發現臺北有一部賣座好的影片,大家都想爭取,於是這些影院駐臺北的代表就要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拉關係、找路子;有時候還要到影片公司經理家中去送禮,誰能把“好片”搶到手,就算誰有辦法。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想要在臺島發展自己的發行渠道,那麼就必須認識一些排片商?”
楚歡抓住了問題的關鍵。
李涵祥點點頭道:“話雖然如此,但並沒有這麼簡單,邵氏,嘉禾在臺島發展了這麼多年,早已經建立好了自己的人脈關係網,甚至那些排片商與他們都有私下的聯絡,關係很好,想要在他們的身上突破幾乎是不可能的。”
楚歡微微皺眉, 沒想到事情竟然會如此的麻煩。
但想想也能夠理解, 隨著臺島電影的落寞,現如今香江的電影成為了臺島電影的重要產業之一。
也正是因為這樣,邵氏,嘉禾就成為了這些排片商的財神爺。
黑白映像初創立,只有一部《龍虎鬥》在上映,那些排片商怎麼可能會冒著得罪邵氏,嘉禾的風險來賭自己呢?
而且楚歡也明白,如果想饒開排片商,直接在臺島聯絡各個影院,也不是一件現實的事情,這裡面投入的人力物力將會是一個無法想象的數目。
首先這樣的投入,顯然不是一部電影的票房能夠回本的,更重要的是臺島的院線是靠著排片商來生存的,這就跟楚歡想要繞開邵氏,嘉禾去找臺島的排片商一樣。
影院方面也擔心上映了黑白映像的電影,而得罪排片商,這樣的話他們除了黑白映像的影片,就真的沒什麼影片上映了。
楚歡問道:“難道就沒有其他的辦法了,我不相信在臺島就真的繞不開邵氏與嘉禾了,難道臺北的所有排片商都跟他們關係莫逆?”
李涵祥笑道:“這當然是不可能了。”
想了一下,李涵祥講道:“歡少,有兩個人也許可以幫到你。”
聽到李涵祥這麼講,楚歡總算是露出笑容,自己來找李涵祥做什麼了,就是想要得到李涵祥在臺島的人脈關係。
“你說!”
李涵祥講道:“第一個叫做陳漢超,這個人是臺島的一個排片商,我們之間有些交情,在一次喝酒的時候,他跟我說過,對邵氏與嘉禾對香江電影的控制非常不滿,但人微言輕沒有辦法,也許能夠在這個人的身上作為突破口。
第二個就是臺島的暢銷作家瓊鷂了,她的改編的電影在臺島就是賣座的保證,跟很多電影公司的老闆,排片商關係都非常的不錯,而且瓊鷂的電影在香江基本沒有什麼市場,她也可以不在意邵氏,嘉禾。”
“如果能夠得到他的幫助,那麼我們公司的電影想要在臺島上映,應該就不是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