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香江的導演,大家更熟悉的可能是,徐老怪,白哥吳,王胖子,王墨鏡這些人。

但在香江影壇的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香江最出名的四大導演, 卻是張徹,楚源,李涵祥,胡金權四人。

張徹是弟子眾多的武俠大師,在臺島出道,49年的時候導演了自己的處女座電影《阿里山風雲》,這也是臺島的影史上的第一部劇情片。

此人甚至與臺島的那位第一公子關係良好。

不過在57年的時候, 張徹離開臺島, 來到香江發展, 先是簽約電懋,一年後又加盟邵氏。

香江第一部票房破百萬的電影《獨臂刀》便是他的傑作,從此張徹也有了一個‘張百萬’的稱號。

後面,張徹又拍了《大刺客》《金燕子》《十三太保》《新獨臂刀》《馬永貞》《刺馬》等一系列膾炙人口的武俠電影,用男性的陽剛打破了女性的陰柔,一改當時香江影壇女性角色佔據主導地位的黃梅調風格,開啟了以男性為主的新派武俠時代。

之所以說,張徹此人弟子眾多,也是有原因的,此時香江正當紅的汪羽,即將大紅的狄龍,姜大偉,陳觀泰等人都是他一手捧紅的。

另外,白鴿吳也是張徹的弟子。

當時張徹對白鴿吳的評價就是:吳雨森不要當演員,適合做導演。

甚至就連周星池, 也算是張徹的徒孫。

89年的時候,張徹的一眾徒子徒孫們, 甚至為了慶祝張徹從影40週年,聯合拍攝一部《義膽群英》的電影。

周星池也有參與。

楚源,羊城人,是56年的時候來的香江,後世的觀眾對他的熟悉,更多是來自於程龍的電影《警察故事》,在這部電影中,楚源扮演大反派朱韜。

但其導演生涯卻也是極其輝煌,此人的導演的電影極其喜歡關注普通市民的生活,作為電影導演的第二部電影《可憐天下父母心》,讓楚源一舉成名,整個六十年代楚源導演了60多部粵語電影。

極其高效,這一點,在後來他的徒弟王胖子的身上,得到了充分的發揚。

今年楚源將會推出自己在邵氏的第一部代表作《愛奴》,這部電影一經推出便立即轟動整個香江。

而明年楚源推出電影《七十二家房客》更是成為了當年的票房冠軍,打敗了李曉龍的《猛龍過江》。

後來周星池推出的《功夫》也明顯有借鑑《七十二家房客》的樣子。

再往後,楚源便開啟了與古龍的合作, 拍攝了《天涯明月刀》《楚留香》《多情劍客無情劍》等共18部古龍電影。

在那個時候,楚源+古龍+狄龍就是票房的保證。

再往後, 楚源還拍了周星池的《小偷阿星》,周閏發的《大丈夫日記》等電影。

胡金權,則是被人稱為有名無利的一代宗師,生於京城的胡金權,在50年來到了香江,相較於其他三位導演,他一生的拍片量可以說是少的可憐,只有16部。

但是在78年被英倫的《國際電影指南》雜誌,評選為當年世界上五大導演之一,同年又被《時代週刊》評為國際最出色的50位導演之一,是第一位被西方認可並享譽世界的華人導演。

在華語動作電影中,極具盛名的《大醉俠》便是他的導演作品,同時也因為這部電影,當時的香江影壇多了一個武術指導的稱謂。

徐老怪的《新龍門客棧》翻拍自他的電影作品《龍門客棧》。

眼前這位李涵祥,遼省人,48年來的香江,給觀眾更多地印象自然是他拍的那些風月片了,但實際上李涵祥的成就絕不止於風月片。

香江的黃梅調電影,就是在李涵祥的手中發揚光大的,58年,李涵祥選用林黛主演電影《貂蟬》,打破了當時國語電影在香江的票房紀錄,還讓李涵祥獲得了第五屆亞洲電影展最佳導演的大獎。

隨後,李涵祥又導演了《江山美人》,票房空前。

當時李涵祥可以說是邵氏最強的導演。

不過此時李涵祥與邵氏之間的間隙也越來越大,最後李涵祥離開了邵氏去了臺島,在電懋老闆陸雲濤的支援下,賠付了邵氏30萬的違約金,李涵祥為電懋去臺島開疆擴土去了。

《劍來》

在臺島李涵祥成立了國聯影業公司。

可惜隨著陸雲濤的逝世,李涵祥也迎來了自己的事業低谷期,尤其是在臺島執導的最後一部電影《西施》,這部電影為了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李涵祥甚至借調了臺島計程車兵,結果電影上映,票房卻虧得一塌糊塗。

導致李涵祥在臺島有些混不下去了。

無奈之下,李涵祥只好重回香江,接連拍攝了《騙術奇譚》《騙術大觀》兩部電影,尤其是《騙術奇譚》這部電影更是進入了當年香江電影票房的前十。

如果沒有楚歡的出現,李涵祥很快就會重回邵氏,並且執導自己重回邵氏的第一部電影《大軍閥》。

也正是這部電影捧紅了香江的第一代喜劇之王許貫文。

當然了,關於李涵祥的電影還有很多,比如那部讓梁佳輝成為香江電影金像獎最年輕影帝的《垂簾聽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