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鑼灣,跑馬地馬場!

香江的賽馬文化由來已久,早期為洋人的娛樂,華人沒資格參加,也不是在香江而是在濠江,而且賽馬也是在英倫運過來了。

因此這種賽馬也被稱為‘移地賽馬’。

不過後來濠江的葡人嘲笑英國人,說堂堂的大不列顛王國,口出狂言稱霸世界,在遠東,卻沒有一處自己的跑馬地。

參與濠江賽馬的英人,開始以移地賽馬為恥,紛紛要求港府開闢自己的賽馬場。

這才有了後期香江的賽馬文化。

在香江一直流傳著,控制香江實際上是由港府,滙豐,怡和,馬會控制這樣的說法。

由此也能夠看出來,馬會在香江的影響力。

每逢賽馬日,跑馬地馬場必定人山人海,同時電臺,電視也會紛紛直播賽馬情況,僅僅是報道馬會情況的‘馬報’‘馬刊’就有三十多份《大飛馬經》便是其中之一了。

此時的香江,不僅有馬會賭馬,同時還盛行外圍賭馬,檔主或是社團人士,或為社團所控,均是財大氣粗者。

檔主即莊家,與馬迷尤其是大豪客對賭。也有檔主代向馬會投注,輸了則由馬會賠錢。馬檔多設在陋巷或偏僻鄉鎮,以防警方清掃。

外圍賭馬直接影響馬會投注,警方當然會全力掃蕩,不過這東西總是清掃不淨,死而復燃。

一直到1973年,馬會以賭制賭,在外圍設立投注站,並增設投注形式,投注站遍及港九新界各區。

另外,馬會的投注專案也是五花八門,獨贏、位置、孖寶、孖Q、孖T、三重彩、三寶、

過關、連贏位、六環彩以及各種盃賽。

每項又有單式、複式、膽拖以及普通獎、特別獎之分。

每注單式馬票10港元,複式、膽拖、過關金額要高出6倍至30倍。

馬場內,分為普通觀眾場與VIP場。

能夠進入VIP場的,基本上都是馬會的會員,在香江馬會的會員就是身份的象徵。

楚歡跟隨曹雲裳來到了馬場,在VIP廳內,見到了返回香江的馮勇發。

與喧囂的外圍場不同,這裡裝修的宛如一家高檔的自助餐廳,隨處可見的也都是每天出現在香江財經報紙上的人物。

此時的馮勇發身著一身休閒裝,坐在一個卡座內,手中拿著一杯紅酒,正在與幾個年輕人聊著什麼。

“與馮勇發聊天的那幾個人也都是城中富商的公子,看見那個沒有。”曹雲裳用眼神示意一個二十歲出頭的年輕人。

“那個是誰?”楚歡只是隱隱的覺著這個年輕人有些眼熟,但對方的身份一時之間還真沒有想起來。

曹雲裳笑道:“那個人就是新鴻基三劍客老大郭淂勝的大公子郭丙湘,現在在倫敦大學讀書。”

這是一個傳奇人物啊!

在知道了對方的身份之後,楚歡的腦海中立即浮現出了郭丙湘的傳奇一生。

世人只知道那位世紀賊王綁架了李家城的大兒子,卻不知道郭丙湘同樣也被世紀賊王光顧過。

也正是因為被世紀賊王給光顧了,導致了郭丙湘性格大變,多疑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