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廠手續辦的快,沈舒玉做事也不是喜歡拖拉的人,廠房不到半個月就建好了。

建廠她找的是村裡人,一天十塊 ,得到這份的叔伯都樂樂呵呵的,

十天工就有一百的工錢了,在廠裡上班一個月工資都沒有這麼多。

這個廠沈舒玉打算做羽絨服,羽絨服好看又輕便保暖,這個市場發展前景和回報率是非常大的。

機器並不好買回來,沈舒玉在外面跑了半個月了才買到她想要的機器。

機器拉回沈家壩大隊,在廠裡安裝除錯好,沒什麼,沈舒玉才鬆了一口氣。

為了選個良辰吉日,沈老太去找了先生算日子,下個月二十八正式開工。

沈舒玉的廠算是大了, 目前的安排,她的廠裡可以給兩百多個人提供就業。

不過前期廠裡還沒有訂單,生產線只開了一條,目前沈舒玉只招了五十個人。

也不是什麼人都招,她畢竟是開門做生意的,不是做慈善,

要是招那些整天摸魚不幹活的人進來,那就是招了個祖宗進來。

招人這事沈舒玉交給她奶和二奶奶一起辦,老太太年紀大了, 就怕孩子們嫌棄她們不中用,

現在沈舒玉有活交給他們幹,兩個老太太高興的很, 把這事當成大事來辦。

沈家大孫女要在村裡建廠的事在十里八鄉都傳開了,

還沒建好就有不少人來打聽什麼時候招工,招工有什麼要求,大家都想找一份工,給家裡添多一份收入。

沈舒玉的招工要求也不苛刻, 手腳麻利、勤快肯幹,做事牢靠就行。

本村人優先考慮,沈老太和沈二奶奶對村裡人不說十分了解,

但相處這麼多年, 對大家還是瞭解七七八八的。

本村人招了四十個另外十個人是其他村的,其他人的人兩個老太太不咋瞭解,

還特意去打聽了一番,比打聽自己未來的孫媳婦還仔細,就怕給沈舒玉招到不靠譜的。

工人招了, 沈舒玉開始給他們培訓,培訓也沒什麼難度, 就是交代清楚他們在哪一個環節該做什麼。

培訓結束, 機器正式執行。

做羽絨服要用到鴨毛、鵝毛,這個沈舒玉不需要專門找人出去收,

她讓她爺在村裡說一聲,廠裡收鴨毛、鵝毛,第二天就有不少人拿鴨毛、鵝毛過來賣。

有些人腦子活絡,專門去周邊收鴨毛、鵝毛賺個差價,一個月來家裡多了一份大進項。

沈金寶懷裡抱著兩隻光禿禿的鵝到沈舒玉面前哭得聲淚俱下,

“舒玉姐,金十五、金十六、十七、十八、十九的命好苦啊,

年紀輕輕就沒有毛了,它們往後怎麼有臉見它們的鵝兄弟們啊……”

沈舒玉看看他懷裡兩個光禿禿的鵝,又看看他背籠的三隻鵝,

鵝毛都被拔光了,在背籠裡蔫蔫的,一點精氣神都沒有。

雖然可憐,但是這畫面是有點好笑是怎麼回事, 沈舒玉壓住想笑的衝動,

一本正經的, “金寶別哭,告訴舒玉姐怎麼回事,誰欺負你兄弟了,舒玉姐幫你找場子回來。”

沈金寶抹了一鼻涕,大概是哭得太傷心了,說話都不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