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泉跟蘇明威這對父子之間的關係並不好。

這是蘇清河沒有想到的,他回家滿打滿算也有九個月了,跟蘇明威見面的次數也不少,但硬是沒有在蘇明威身上看出一絲異樣,也沒從村裡人的口中聽到過風言風語。

聽得最多的,無非就是蘇明威夫婦催婚太緊,逼得蘇泉能不回家就不回家,回來了也不會在家多待,這在村裡鬧得人人皆知。

但這並不是導致他們父子關係不和的原因,更準確來說,這是事情發展趨勢下理所應當發生的一個結果。

按照蘇福在電話裡說的,究根到底,問題就出在蘇明威身上,他作為父親,對獨生子蘇泉的控制慾太強烈了。

而這一切,都要從蘇泉高三畢業那年說起。

蘇泉沒有讀大學,他成績不好,高中讀的是三流學校,雖然也是正規高中,但在大多數人眼裡,跟職高差不到哪裡去。

業和市好歹也是曾經的教育名市,當地人非常重視教育,對學校的要求標準也比較高,全市範圍內能得到他們認可的高中學校,撐死也不過雙手之數。

蘇泉高考成績很差,公專的分數線都沒達到,他就萌發了去當兵的念頭,這個打算得到了蘇明威的堅決反對。

父子倆的觀念在這個時候,產生了第一次的分歧。

蘇泉是個聽話的孩子,在此之前,他對父母都是言聽計從,唯一一點讓父母詬病的,還是他比較宅,尋常週末放假就不說了,寒暑假也能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宅在家裡要麼幫家裡幹木工,要麼捧著手機看網路。

既然蘇泉沒考上大學,蘇明威在反對了蘇泉提出去當兵的提議後,當即聯絡了一些老朋友,給蘇泉在珠三角城市找了一份工作。

蘇泉去了,沒幹多長,蘇明威又聽說誰誰誰幹什麼掙了錢,於是拉拉關係又讓蘇泉跳槽了。

這樣的事情在後面的四年裡不斷上演,那四年裡,蘇泉就沒有一份工作是做長久的,時間最長的也不超過半年。

蘇泉初涉社會,一開始對於蘇明威的安排言聽計從,後來就漸漸不滿了,多次跟蘇明威溝通無果,但限於蘇明威是他父親的身份,他也只能發發牢騷,跟蘇福吐槽吐槽,宣洩心中的不滿。最後,蘇泉發現這樣頻繁的換工作對他沒有一丁點的幫助,加上蘇明威夫婦經常說他工作那麼久了,什麼也沒學到,錢也沒掙到。

蘇泉爆發了,他跟父母吵了一架,他覺得父母從來沒有尊重過自己的意見,從沒尊重過他的感受,他們將他當成了提線木偶。

他實在厭倦了這種近乎於流浪的生活。

那一年蘇福剛好大學畢業,在莞城找了工作,剛好莞城的傢俬製造業也比較出名,於是他仗著打小從蘇明威那裡學到的木工活,在莞城一家傢俬加工廠找了一份工作,無論後面蘇明威怎麼說他都不挪窩,幹到現在他也成了廠裡的師傅級人物。

蘇明威沒轍了,但又不甘心,於是便換了個方向,既然蘇泉鐵了心要在莞城工作,那麼他就讓蘇泉在莞城買房,首付他來出,後續的房貸讓蘇泉供。

工作穩定了,房子也有了,接下來就是催婚了。

電話裡,蘇福像終於找到一個宣洩口,語氣憤憤地替蘇泉打抱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