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天清早,蘇清河醒得比昨天晚,昨天乖乖玩嗨了,大腦一直處於興奮狀態,怎麼哄都不肯睡覺,好不容易哄睡著了吧,小傢伙又不知道做了什麼夢,時不時就咯咯笑出聲。

把蘇清河和白止折騰得慘了,十二點了都不睡,側躺在乖乖兩邊,撐著腦袋生無可戀地看著她。

天矇矇亮,潮溼的山風吹在面板上涼颼颼的,用料峭春寒來形容,雖然不合時宜,但感受是無差的。

蘇清河伸了個懶腰,又做了幾個擴胸運動,才往亮著燈光的廚房走去,看到正在切著豬肉的老太太,蘇清河就吐槽道:“今天好像比昨天要冷一些。”

“明天就臘月了,能不冷嗎?”老太太手上的動作不停,瞥了眼蘇清河,見他只穿了一件長袖單衣,就嘮叨,“多大了,知道冷還不多穿件衣服?”

“裡面是棉的!”蘇清河一一將衣袖、衣領、衣襬翻給老太太看。

老太太看了眼,羊裝嫌棄地撇過腦袋,“行了,別翻了,不嘮叨你了,去燒火吧!”

蘇清河嘿嘿笑著,去到土灶邊坐下,灶裡的火燒得正旺,他伸出手放在灶口,烤得暖乎乎的。

當年由於樓房地基較低,水浸進屋,蘇清河託了關係推倒舊房重建新樓時,老太太沒有別的要求,只堅決要求廚房一定要有一個土灶。

業和市是農業大市,南嶺鎮更是偏僻的山鎮,老一輩們還保留著很多傳統,樓房一定要有土灶就是其中之一。

土灶對於他們來說,到底有多重要呢?

這麼說吧,建一棟樓房,普遍就是坐北朝南,然後找個風水老算個黃道吉日就可以開工了。但建一個土灶,不但要算黃道吉日,還要請風水老來家裡勘探方位,慎之又慎。

按老一輩的說法就是,土灶跟灶君老爺息息相關,如果土灶方位不對,跟家裡人八字不合的話,就會有禍事。而且土灶五行屬火,能旺人又旺財。

雖然蘇清河對這種說法嗤之以鼻,畢竟他家裡曾經就出過家破人亡的禍事。不過既然老太太堅持要有,他就順了她的心意,拋開玄學的說法,土灶的日常作用還是有很多的,比如煮籺、煮大鍋粥、炒大鍋菜、蒸東西等。

況且,他有很多幸福快樂的童年記憶,都跟土灶有關係。也不知道是不是錯覺,他總覺得柴火灶炒出來的菜特別好吃。

天漸漸亮,蘇清河從菜地回來時,就已經有粉絲過來了,正捧著碗吃著瘦肉粥,一個個也不講究,不是蹲著就是站著。

“我說你們也太懶了吧,就算不要桌子,好歹也找張凳子坐著啊。”蘇清河吐槽道。

“哪有那麼多講究!”黃文軒揚了揚快子,“講真的,我覺得你這裡肯定有點什麼魔力,來到這地界,我就覺得好像什麼壓力都沒有了,那些條條框框也消失了!”

“軒哥你也有這樣的感覺啊?”旁邊一個人搭話道,“我還以為就我一個人這樣覺得!”

“而且這空氣特別清新,好像有一種沁人心脾的清甜。”林娟說著,還貪婪地吸了一大口空氣,一臉陶醉的表情。

蘇清河看笑了,“哪有這麼誇張,無非就是窮鄉僻壤,安靜了些,你們也放輕鬆了。你們這樣子,就應了五柳先生的那句詩,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

“說的是你自己吧。”黃文軒一撇嘴,將陶淵明的《歸田園居·其一》背出來,他挺能的,三十五六了,還能背得不磕絆,“……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閒。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你自己聽聽,這詩寫的跟我們有個毛的關係!”

蘇清河拍著手掌,答非所問:“軒哥牛啊,到畢業多少年了,還能這麼流利背詩!我們得多向他學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