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過去,李牧十四歲了。

去年年底,抱元功第二層就趨於圓滿,新年剛過不足一個月,突破的契機就到了。

這天上午,他練完一套養吾劍,忽然心有所感,當即盤漆而坐,抱元功第三層法決也自腦中浮現,依訣而行,平淡而又順利地進入到第三層。

內功練到第三層,放到江湖上也是一把好手。對大部份人江湖人士而言,第三層就是他們的天花板。

只有像李牧這樣的大派弟子,有高深的功法,博學的老師,資質不凡的師兄弟,相互交流探討,才有進入第四層甚至更高層次的可能。

同時,抱元功到了第三層,內力算是達到一定的火候,華山的大部分功夫,都已經能學了。

在李牧抱元功突破半個月,徹底鞏固之後,嶽不群再次傳了他一門功夫“上天梯。”

作為華山九功之一,也是九功裡面唯一的輕功,這門上天梯不但異常精妙高深,來歷也非凡。

根據華山典籍的記載,這門上天梯應該是從全真教流傳出來的,特別擅長憑空借力,和武當梯雲縱有異曲同工之妙。

當年,馬鈺從終南山不遠萬里去大漠教授郭靖武功,曾施展輕功,懸崖峭壁如履平地,救下了一對小白雕,讓郭靖心悅誠服的和他學武功。用的應該就是這門上天梯。

正因為這門輕功十分精妙高深,對內功要求也極高,抱元功第三層,才算摸到學習的門檻。

想真正掌握,像馬鈺那樣憑空借力,面對懸崖如履平地,他還差得遠,嶽不群也不行。

不過,這不耽誤他練習。

李牧有學習華山身法的基礎,華山身法雖只是華山基礎的輕身法門,和華山入門劍法一樣,都是用來打基礎的。

他練的不錯,基礎也很紮實,學起上天梯來,倒也進度頗快。不過受限於功力,效果不太好,想更進一步,就要看內功什麼時候再次突破。

雖如此,畢竟是難得一見的上乘輕功,李牧每天早晨起來都會練習半個時辰。

就像現在,天色微明,李牧出了小院,輕輕伸展了一下身子,全身骨節一陣噼啪作響。

他慢慢的走到了一處荒廢的山道上,輕提一口氣,身子微微前傾,腳尖在地上一點,上天梯的功夫使出,身子拔地而起。

只是,讓人驚奇的是,身子雖騰空而起,速度卻是極慢,緩緩向前飄去,眼看勢頭已盡。

李牧虛空中緩緩跨出一步,腳下彷彿有梯子借力一般,身子又往前飄了五、六尺才無聲無息的落下。

李牧長吸一口氣,平復了躁動的真氣,再次做好準備,腳尖在地上一點,使出上天梯,身子又慢慢的飄了起來。

……

一刻鐘後,李牧身上出了一層細汗,真氣也消耗了七七八八,這才停止練習。

這門輕功說難練也是真難練,不但對內功要求高,對資質心性也有要求,練起來頗為艱難。

就比如讓身子在空中緩緩向前飄動這一項,須得將真氣於全身調和的十分均勻,陰陽相融,全身勁道拿捏的分毫不差,這一點十分難以把握,即便是那些大門派的弟子,十個也有九個做不到。

就連華山派,未來有資格和天賦學習上天梯的也不多。

轉眼幾個月過去,時間來到五月份,李牧再次下了華山。

前段時間他收到林震南的信,又給他添了一個妹妹,想想來華山兩年了,便計劃著什麼時候回去一趟。

中午在華陰縣酒樓吃酒,聽一些江湖中人,在那裡談論陝西有哪些知名的武林大派,華山派自然是少不了的,竟然還有人提已經消失的全真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