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二章刺殺(第1/3頁)
章節報錯
時間又過去幾天,中午,江寧城東門附近,忽然傳來一陣混亂的喧譁聲,在這個敏感時刻,城裡不免也慌了起來,無數居民望過去,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這些天,城外聚集著大量的災民,城裡的氛圍一直有些緊張不安,如今又鬧出這麼大的動靜,讓城裡的氛圍更加緊張。
家家戶戶,紛紛關門閉戶,蘇家也警惕起來,府門關的嚴嚴實實,有的人拿著棍棒守在門口,有的人爬上牆頭,檢視外面的情景。
很快,一隊衙役出來穩定秩序,外面的混亂很快平息。隨後傳來訊息,城門關閉了。
七月中旬,在一陣騷亂中,江寧城徹底封閉了城門。
據說,騷亂的原因也源於此,不僅城裡的居民知道江寧接下來要封閉城門,城外的難民也知道江寧將要封城。
城門開著,他們盼頭還大點,城門封了,雖然不是要放棄他們,心頭的那點保障也沒了。
也因此,眼看封城在即,都想混入城內,可江寧最近對入城人員查得很嚴,沒有各種文碟、身份證明,江寧城的親屬擔保,根本不許入城。
江寧也確實承載不了太多的人口。
災情剛開始,查的不嚴時,城裡便混進許多災民,隨著糧價飛漲,這些人也買不起糧,只能淪為乞丐,江寧城內路邊如今到處都是跪著乞討的人。
再把人放進來,控制不好了,被人煽動,真要出大亂子。
就像剛才的騷亂,便是有人利用江寧將要封城的理由,煽動災民往城裡衝,眼看越來越混亂,守在那邊的官員當機立斷,選擇關閉城門。
東門關閉後,其餘三門也怕人煽動鬧事,同樣緊急關閉了城門。
隨著江寧封城,混亂也平息了下去,城裡的秩序得到了維持,只是整座城市顯得有些安靜,有些壓抑,有些恐慌不安,街上一片清冷蕭瑟。
不過,人的適應能力顯然很強大,到了第二天,大家似乎已經適應了,除了街上人少了些,城門不再有人進進出出,似乎和往日沒什麼兩樣。
最多,由於城裡的乞丐流民太多,治安急劇惡化,大家越來越少出門,出門必帶護衛。
就連書院也臨時停課了,秦嗣源在秦淮河畔的棋攤,也暫時不擺了。
李牧仍是和以前一樣,每天看看書、練練劍、喝喝茶、逛逛街,有空閒還能去葫蘆谷看一看。
雖然葫蘆谷有三十多里,江寧也封了城,對於李牧來說,運起輕功,三十多里一炷香都用不了。至於城門走不了,以他的輕功,城牆也如履平地。
不過,城裡雖然百業雕零,青樓楚館卻越越發的紅火起來,大家心頭壓抑,出來找樂子的人也多了,經常三五成群呼朋喚友,一擲千金,比之以往還要豪氣大方。
青樓楚館的畸形的繁華,城中的米麵糧油價格,也因封城的緣故,打著滾的往上翻,儘管官府也出面限制,城中的居民瘋了一樣搶購米糧,又能如何阻擋這股趨勢。
如此高的糧價,買不起糧的更多了,城裡的流民乞丐日漸增多,一些大戶人家開始施粥,蘇家也不例外。
晚上,兩人繼續商議完善了計劃,推演幾次,見沒有多少疏漏,蘇檀兒不免鬆了一口氣,吃了一塊糕點道:“計劃等幾天才能實行,這幾天也無事,明天家裡就要在府門口施粥,救濟災民,相公要不要去看看。”
李牧點點頭:“好呀!倒還沒給人施過粥呢!”
蘇檀兒笑道:“檀兒倒是施過粥,記得小時候那次也是關閉城門,城裡到處都是流民乞丐,我跟著爹爹在府前施粥。”
“提前備好粥和饅頭,他們排隊過來,一碗粥,一個饅頭,就能讓人吃一頓。東西放到他們手上,看他們欣喜的樣子,便很開心。”
……
次日,聽說蘇家賑災施粥,附近斷糧的家庭,流民乞丐,紛紛聚集過來。
蘇家這邊也做好了準備,一鍋鍋煮好的粥,一筐筐蒸好的饅頭,都擺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