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流逝,眨眼已經到了年底,一場大雪將整個江寧包裹起來,這樣的天氣,對於窮苦人家來說,連禦寒的衣物都沒有,幾乎很難出門。有的甚至整日裡只能裹著被子窩在床上。

富貴人家好了一些,不過大雪封門,沒有要緊事一般也是不出門的。

李牧早上起來,打了一會松鶴拳經,又練了一會兒養吾劍,蘇檀兒和一個小丫鬟也起床了。

幾人洗漱之後,同樣擺開架式,練起了松鶴拳經。

這麼長時間,松鶴拳經幾人自然學會了,練得最好的是小嬋和蘇檀兒,小嬋因為學的最早,有先發優勢。蘇檀兒靠的就是自己本身的聰慧了。

娟兒和杏兒練的慢了一點,不過上個月也接連入門。

入門之後,這門松鶴拳經的功效,也漸漸體現出來,不但體力好了,整個人有一股勃勃生機,精神也更上一層。

這種立竿見影的效果,也讓幾女的練功勁頭十足。

不但是蘇檀兒幾個,這門松鶴拳經,李牧也教了聶雲竹。聶雲竹天資聰慧,習武資質也不錯,很快便掌握了。

吃過早飯,外面到處都是積雪,自然不出門了。

李牧領著幾個小丫頭堆了個雪人,打鬧了一番,這才回到書房,繼續看書寫字。

幾個小丫頭回房嘰嘰喳喳湊到一起,烤著火盆,聊聊閒話,下下棋,看看書。

不時,蘇檀兒還會選幾塊布料,和幾個丫頭做點刺繡女紅,一派歡快景象。

就這樣一連過了幾天,雪開始融化,蘇家同樣也熱鬧起來。

年節臨近,江寧附近一些掌櫃都開始往江寧聚集,評述績效,劃定分紅,另外也有一些蘇家的堂親表戚們會趕來這裡的過年、串門,每日裡在府門進進出出,熱鬧非凡。

江寧城中的富戶眾多,每年此等場景倒是常見。

李牧不太喜歡這種氛圍,畢竟不熟,贅婿的身份,也讓他擺脫了一些迎來送往。

再加上,書院也放假了。於是,沒事李牧就去外面溜溜,或者去秦嗣源家、康賢家轉一轉,喝喝茶下下棋;或者去聶雲竹那裡,談談音律,規劃一下竹記未來的發展。

以後他有許多事情要做,蘇家贅婿的身份,天然便有限制,許多事情不好直接出面,有必要培養一個勢力,幫他做一些事情,為將來未雨綢繆。

竹記,也可以說他故意培養起來的勢力之一。

不過,初期資本積累總是緩慢的,特別是竹記這種小本生意,靠竹記自己賺錢,積攢資本,發展壯大,需要的時間太長。

只要根基打好,規章制度和各種流程制定完善,稍微加速一下發展也是可以的。

為此,李牧拿了兩千兩銀子投入到竹記,不是不能投入更多,只是竹記的根基尚淺,多了等於拔苗助長,少了竹記的發展速度受影響。

李牧本以為聶雲竹不會輕易接受,聶雲竹倒並未客氣,似乎還嫌棄竹記發展的不夠快,幾乎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到竹記上。

李牧設計的那種餐車,一次性訂購了三十輛,僅此一項就花了五百餘兩銀子。

另外,未來規模擴大,一些食材的處理,放在她們住的小樓就不合適了,再說她們兩個也忙不過來。

於是,又在不遠的地方,拿下了一套兩進的民居,花錢改造了一下,以後各種食材的就放在這裡處理。

隨後就是招人,無論是餐車,還是食材加工,都需要經過一定的培訓,才能上手。

剛好天寒地凍,許多人沒了生計,招人也特別容易,精挑細選了八十多人,趁年前這點空閒培養出來,等年後餐車製作出來,就能大規模出攤了。

自然,李牧也明白,靠這種小吃攤,發展不了多大規模,也掙不了大錢,不過用來鍛鍊隊伍,打基礎,也算不錯的方式。

……

另一邊,即便他躲清閒,隨著年節越來越近,有些場合也是躲不開的。

比如,趁著年節聚在一起,和蘇檀兒一起拜訪蘇家的親朋好友。

這些事情,他和蘇檀兒結婚時就應該做了。

不過,那時蘇檀兒對於蘇老太公安排的婚姻有些排斥,結婚當天就去外地處理事情去了,拜訪親友這一流程自然沒有進行,現在算是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