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五雄霸南洋,插旗澳洲(第1/3頁)
章節報錯
粗粗瀏覽了書架上的武功秘籍,李牧再次來到兵器架前,這裡擺放了各種奇兵利器,其中最多的是劍。
李牧最先注意到的,是張三丰曾經的佩劍真武劍,靜靜的擺在兵器架上,和周邊的那些兵器看起來並無多大不同。
誰又能知道,一把看起來不那麼出彩的劍,是曾經的武學大宗師,武當派祖師張三丰的佩劍。
李牧拿起來細細觀摩了一會兒,確實是一把好劍,但若論材質,論鋒利程度,並不是這裡收藏的最好的一把。真武劍更多的是張三丰的身份加持,還有它代表的傳承意義。
這裡最好的一把寶劍,是一把尚且岌岌無名,年份並不長的寶劍。
是魔教花了很大力氣,收集天外隕鐵,就請了龍泉谷多名鍛造寶劍的大師,花了幾年時間鍛造而成,可謂見血封侯,吹毛斷髮。
李牧拿起來觀摩了一會兒,稍微耍了耍,劍光四溢,立刻喜歡上了。
他決定,這把劍,以後就是它的佩劍。
收起長劍,繼續觀摩這些兵器,別看這些兵器有的看起來普普通通,有資格進入內庫被魔教歷代教主收藏的,放到外界,無一不是讓大家眼紅的神兵利器。
看了一會,又看到了一把造型精美的寶弓,李牧想到林家家傳的銀羽箭秘籍,弓箭作為遠端武器,無事時練練也不錯,說不定哪個世界就用上了。
於是,這把寶弓也被他收入囊中。
又選了幾個頗有用處的奇門武器,這才出了內庫。
……
接下來一段時間,李牧過得相當逍遙,有時和任盈盈一起撫琴弄簫,有時練練劍喝喝茶,有時拿一卷從內庫帶出來的武功秘籍,細細研讀。
半年下來,李牧不但武功更上一層樓,武學素養也大大增加,底蘊更加深厚。
此時,海戰堂早已把呂宋島調查清楚,果然是一塊無主的肥美之地,對於在中原武林,為了一點利益之爭,就能和正道把狗頭打破的魔教來說,呂宋島簡直是擺在最前,張張嘴就能吞掉的肥肉。
至於呂宋島的那些土著勢力,不是魔教瞧不起他們,它們是真的太弱了,和魔教的對手中原正道相比,這些土著真的只能算小蝦米,揮揮手就能滅掉的那種。
利益向來是最能打動人心,看著如此豐腴,又如此弱小的呂宋島,早先反對海外擴張的長老堂主全部沒了聲音,甚至開始叫囂著馬上出發,把整個呂宋島拿下,作為魔教的根本之地。
有人甚至提出,乾脆把總壇也遷過去。
李牧還真考慮過讓魔教遷移總壇的事,魔教總壇黑木崖所在之地真不怎麼好,由於太過靠北,乾旱少雨,不像中原腹地,土地肥沃人口稠密。
最重要的是,離明朝的帝都太近了,離九邊也太近了。
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明朝對魔教很是防範,原本大明定都金陵,和黑木崖離得遠遠的,還沒什麼。
誰知永樂皇帝直接把帝都遷到了北邊,導致雙方離得太近,和黑木崖可謂兩看相厭。
兩方現在一個掌握朝堂,一個掌握半個江湖,真要有了什麼磨擦,大明隨時可以調九邊精銳,就近圍剿黑木崖。
雖然黑木崖易守難攻,關卡重重,放在九邊精銳眼皮子底下,始終不太好。
並且,黑木崖太過靠北,離海又太遠,和他定下的海外擴張戰略,有一定的衝突。
李牧和任盈盈也商議過,任盈盈也認同李牧的觀點,在海外擴大戰略下,黑木崖的地理位置,確實不太適合作為總壇所在。
為了接下來的擴張做準備,必須選擇水運發達,儘量靠南的地域,比如長江沿線。
或者激進一點,就像有些長老建議的那樣,等拿下了呂宋島,完全掌控之後,乾脆把總壇遷過去,遠離中原正道的視線。
李牧其實還有更激進的方案,只不過現在一點譜也沒有。
比如南洋最大的島嶼婆羅洲,比蘇魯豫皖加起來還要大。如今還是大片的原始森林,人煙稀少,把魔教總壇遷去婆羅洲,可以從中原地區大規模移民,進行開發。
比這更激進的是,繼續南下,佔了澳洲,把魔教總壇遷過來,再從中原地區進行大規模移民,提前近幾百年讓最後一塊新大陸得到開發。
當然,這些確實太激進了,目前只是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