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說話間,也不耽擱,當下一人留守,一人下去稟報。

嶽不群來的很快,一炷香後,已經進入思過崖山洞,看著石壁上密密麻麻的五嶽劍法,心中感慨萬千,李牧於全真教遺址附近得了奇遇,而衝兒順手一劍又刺出如此密地。

難道是列祖列宗顯靈,護佑我華山不成。我華山復興指日可待。

嶽不群一時間心思振奮,連日來的鬱郁之氣一掃而光。

他四處檢視,看到石壁上那“五嶽劍派,無恥下流,比武不勝,暗算害人之言。”也不以為意。

他早不是熱血少年,經歷了那麼多年的風風雨雨,在江湖中,他什麼陰謀詭計、陰險下流的事沒見過。

看著那些魔教長老的枯骨在火把照耀下磷光閃閃,不禁感嘆,這就是失敗這的下場,他們曾是魔教十大長老,威名赫赫,武功高強,皆是縱橫一時的人傑,卻被生生困死山洞,唉……成王敗寇,誰又能分得清對錯。

當下,嶽不群收起心思,行到刻有華山劍法的石壁前,見上面密密麻麻的圖形,線條簡單,僅大致勾劃出人施展武功招式的樣子,具體招式還要一一辨認。

但每副圖形都蒼勁有力,深愈過寸。

嶽不群仔細觀察,確是華山正宗劍術無疑,竟少有錯漏,裡面不少招式連他也未曾見過,大概是華山已經失傳的劍法。

他心中暗暗疑惑,魔教中人怎會對我華山劍法如此瞭解,宛如練過一般。

莫非……嶽不群想起門中長輩手札記載,從五嶽劍派與魔教訂下鬥劍之期,到玉女峰鬥劍開始,中間的幾年中,五嶽劍派忽然間失蹤了許多好手。

難道這些人都是被魔教捉了去,被他們施刑逼問,或是與他們打鬥,以此來窺測五嶽劍法精奧。得逞後便集合教中高手研究破解之法,讓十大長老再一一學習。

不然他們為何如此精通我五嶽劍法,若說是鬥了一場劍,他們便能把一個門派的武功招式學個七七八八,少有差錯,嶽不群是不信的。

更何況,鬥了一場劍,不但連一個門派的劍法都學會了,還針對每一招每一式都想出了破解之法,也太過匪夷所思。

若魔教這十大長老真有這般天資稟賦,早就都成為江湖絕頂高手,魔教一統江湖也不費吹灰之力,那還會落到如此結局。

想到這裡,他不在糾結,將注意力集中到眼前的劍法上。細細觀看其上圖形,揣摩其中武功招式。

猛一看那些破解招式,他心中咯噔一下,揣摩片刻後,會心一笑,毫不在意。

這些專門針對一招一式的死板破招式之法,對那些功力淺薄,劍法拙劣之人倒是有用。

若是碰到高手,出其不意之下或許也能建功,但也僅此而已。高手相鬥,講究隨機應變,出招剎那,若看到對方剋制自己的招式,自會即刻變招,豈會傻傻的迎上去。

況且於高手而言,一套劍法練到高深處,其招式轉換無滯無澀,綿綿延延。而這些破解招式生搬硬套,毫無連貫可言,用起來不但破綻極多,更難跟上對手的招式變換,處處慢人一步,不但不能言勝,反而會把自己置於險地。

若與人切磋時,出其不意,用一用尚可,若想與敵拼殺時,想以此對敵,當真是貽笑大方了。

看來這魔教十大長老雖是高手,境界卻未必見得高明,不然豈會不明白這些道理。

他們留下這些破解之法,如是讓小輩弟子見了或可嚇他們一嚇。若是江湖高手見了,也許會對破解之法感到新奇,但對揚言破盡一派劍法的這些魔教長老,則會看輕幾分。

無他,能有這般想法之人,可見尚未窺到武功上乘境界。

嶽不群想到此,心中煩惱盡去,當下驅除雜念,一心揣摩石壁上的招式,漸漸沉浸其中。

……

到了第二日,師母甯中則,也來到了思過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