眨眼間,就到了劉正風金盆洗手的日子,辰時剛過,劉府門前便一片車水馬龍,四方來客不斷。

劉家幾代皆是衡山城中的大戶,到了劉正風這一輩,背倚衡山派,更是成了衡山城首屈一指的世家大族,家裡經營著當鋪、車馬行……林林總總,家資鉅萬。

劉正風金盆洗手,不但江湖眾人感到不理解,便是劉正風的家人也感到莫名其妙。

身為衡山第二號人物,聲名遠播,正值壯年,卻突然退隱江湖,吹簫課子,著實是讓人奇怪。

家人雖對此事有些疑惑,但想到以後能安安心心的過日子,再不用擔心江湖恩怨,倒也欣然接受。

說來當年大明以教派勢力起家,立國後,各處幫派教會眾多,朝廷雖極力打壓、安撫。也惟有洪武、永樂兩代,國家武力鼎盛,江湖闇弱,能控暗中制住局勢。

而後歷代,明朝國力雖越發蒸蒸日上,但久不經戰事,兵甲不修,對江湖的掌控越發不濟。從而給了江湖勢力滋生壯大的土壤。

一個個江湖勢力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十多人聚在一起便是一幫,三五人結成兄弟便是一會,稍微想出幾招粗淺的武藝,便敢立下一派,自封開派祖師,紛紛擾擾,讓人看得眼花繚亂,目不暇接。

便如此刻,劉府門前,前來祝賀的賓客花名冊上,就有幫主、會主三十多人,一派掌門也來二十多位。除了武林中素有威望的各大門派,便是那些半黑半白的江湖勢力。

這些名門大派的來客,和一些前輩高人,自是有劉正風親自出來迎接,那些小魚小蝦,便有門人弟子接待。

待到午時,劉府已是賀客雲集,擠擠攘攘,院子裡擺開一溜流水席,裡裡外外,怕不下二百餘桌。

五六百位遠客流水般湧入,丐幫副幫主張金鰲、鄭州六合門夏老拳師率領了三個女婿、川鄂三峽神女峰鐵老、東海海砂幫幫主潘吼、曲江二友神刀白克、神筆盧西思等人先後到來。

這些人有的互相熟識,有的只是慕名而從未見過面,一時大廳上招呼引見,喧聲大作。

天門道人和定逸師太等人分別在廳內安坐,見來客之中,有的固然在江湖上頗有名聲地位,有的卻顯是不三不四之輩。暗暗腹議劉正風身為衡山派高手,這般不知自重,結交了這麼些不入流的江湖中人。

很快,隨著迎賓一聲唱喏:“華山嶽掌門到。”

作為名滿江湖的君子劍,金盆洗手大會唯二出場的名門正派的掌門人,劉正風自然極為重視,迎賓話音一落,連忙起身相迎,嶽不群甚是謙和,滿臉笑容的致賀,和劉正風攜手走進大門。

眾多好漢自然聽過君子劍的大名,紛紛伸長脖子,打量過去,場中不免為之一靜。

賀客中,以天門道人身份資歷最長,此刻竟也哈哈大笑著起身相迎,定逸師太、聞先生、何三七等人見了,也不免跟著起身迎去。

眾人一陣客套寒暄,紛紛落座。嶽不群名字雖然叫作“不群”,卻沒有自作清高,來賓中許多藉藉無名,只要過來和他說話,嶽不群同樣和顏悅色,和他們有說有笑。

廳內眾人各自閒談,劉府中又有各路賓客陸續到來。眼看吉時已近,劉正風正要返入內堂,由門下弟子招待客人,忽聽得一聲唱諾:“武當派清和、清仁二位長老到。”

劉正風心中不免一震,隨即大喜,他金盆洗手一事,自然給武當少林發了帖子。

不過,作為武林的泰山北斗,按照往常的慣例,這種事情,基本上派一個弟子出面,沒曾想,武當的二位長老竟然來了。

劉正風不敢怠慢,當即出去迎接。

廳內群雄也是一片譁然,武當向來超然世外,對這些俗事多半不加理會,不想今日兩位長老來自,便是一派掌門也難有這麼大的面子,這劉正風當真是好本事。

劉正風把幾人迎入廳內,請各人就座。

依照武林中的地位聲望,泰山派掌門天門道人年齡和輩分最大,該坐首席,只是五嶽劍派結盟,天門道人和嶽不群、定逸師太等有一半是主人,不便上坐,武當二位長老也是推辭不坐,眾人群相退讓,誰也不肯坐首席。

無奈居中那張太師椅便任其空著,群雄紛紛坐定。

這時,米為義忽然端出一張茶几,上面鋪了錦緞。向大年雙手捧著一隻金光燦爛、徑長尺半的黃金盆子,放在茶几之上,盆中已盛滿了清水。

正在這時,忽聽得門外砰砰兩聲銃響,跟著鼓樂之聲大作,又有鳴鑼喝道的聲音,顯是甚麼官府來到門外。

群雄一怔之下,只見劉正風換了嶄新熟羅長袍,匆匆從內堂奔出,群雄歡聲道賀。劉正風略一拱手,便走向門外,過了一會,見他恭恭敬敬的陪著一個身穿公服的官員進來。

大家都感奇怪:“難道這官也是個武林中人?”

只是,這人雖衣履皇然,但雙眼昏昏,一臉酒色之氣,顯非有武功在身。

大夥不免猜測,劉正風是衡山城一地豪強,平時免不了要結交官府,今日是他大喜的好日子,地方上的官員來敷衍一番,那也不足為奇。”

那官員昂然直入,居中一站,身後的衙役右腿跪下,雙手高舉過頂,呈上一隻用黃緞覆蓋的托盤,盤中放著一個卷軸。

那官員躬著身子,接過了卷軸,朗聲道:“聖旨到,劉正風聽旨。”

群雄一聽,都吃了一驚,劉正風金盆洗手,封劍歸隱,那是江湖上的事情,與朝廷有甚麼相干?怎麼皇帝下起聖旨來?

難道劉正風有逆謀大舉,給朝廷發覺了,那可是殺頭抄家誅九族的大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