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了六月下旬,洪水才全部退去。然而,季節已經來到盛夏。

天氣本來就熱,再加上是夏天,有季節的加持,溫度越發的熱了。

七月的某一天,雲市的最高氣溫衝到了六十八度,簡直已經不適合人類生存。當天所有的工程全部停工,所有人都絕望的待在屋子裡,吹著呼呼的熱風。

沒辦法,儘管有空調,外界實在太熱了,室內的最低溫度只能降到三十五六度,再低可能需要空調二十四小時全功率運轉,空調也受不了。

幸好,平常時間,一天的最高溫度只在六十度左右徘迴,夜間沒有太陽,溫度更低一點,只有四十多度,勉強能讓大家繼續工作生活。

這還是雲市擁有大量的水庫、湖泊、河流…儲存了大量的水,在高溫天氣,透過水的大量蒸發,帶走一部分熱度,調節後的氣溫。

西部地區,特別是西北部乾旱少雨的地區,溫度更高,好在那邊有一項特殊的避暑方法,窯洞。

窯洞挖的越長、越深…越不容易受外界的溫度影響,不說冬暖夏涼,也絕對是避熱的好地方。

在這種天氣下,窯洞的好處,官方自然也看到了。

再加上,從沿海和中部地區,一下子遷來幾億人,住房也是個大問題,想要建設夠幾億人住的房屋,需要的時間太長,需要的原料也太多。

如今這種情況下,根本實現不了。

於是,窯洞的好處進一步凸顯出來,選個地方打個洞,做一些簡單的加固措施,做好門窗,就是一套房子。

不但造價極其便宜,也不像造房子那樣,用大量的鋼筋水泥等等原材料,更重要的是速度夠快,打一個窯洞,可比建一套房子快多了。

於是乎,窯洞的建設工作,成了官方進行的最大規模的超級工程之一,參與建設的工人超過千萬。

即便這樣,很多西遷的人還要擠在一起,實在是對窯洞的需求量太大了,想要滿足全部的需求,最起碼還需要千萬人大半年的工期,一家才能有一個單獨的窯洞。

在這種高溫天氣下,即便官方推出了種種措施,人口也減員嚴重。特別是老年人、孩童,還有一些有嚴重基礎病的人。

總算,還保持著不錯的秩序和穩定。作為對比,海外如今已經是一團亂麻!很多地方根本沒有這麼強大的組織力,也沒有大規模動員人口應對災禍的經驗。

面對這種情況,只能束手無策,在一陣陣的高溫和洪澇災害面前,如同一盤散沙,情況慘不忍睹。

當時間進入八月,雲市的最高溫度再次上漲,最高超過七十度,西部地區更誇張,最高溫度一度超過七十五度。

這樣的氣溫,可以說已經不適應包括人類在內的百分之九十九的生物生存,還好這種高溫天氣很短,僅僅只有幾天,大部分時間溫度仍然在六十度徘迴。

鑑於如此高的溫度,八月份,一些室外的工作,除非必要,基本都停工了,不然穿著隔熱服也受不了。

如此高溫,不僅是人受不了,方方面面都受到了巨大的影響。

首先,如此恐怖的高溫,造成了水分的大量蒸發,到了八月中旬,西部地區的河流已經全部乾枯,露出的河床,也全部被曬乾了,露出一道道裂紋。

這也造成了巨大的生態災難,本來還有一些耐高溫的動物,靠著河水,能堅持下去;水裡極少數在高溫下,撐過來的魚類,靠著水源,能苟延殘喘。

隨著河道乾枯,作為生命之源的水沒了,一切自然就完了。

就連中部地區,大部分河流也已經乾枯,到處都是乾枯的死魚,官方還收集了一大批,做成魚乾或鹹魚,作為儲備食物。

本來能收集更多,食物的珍貴性大家都知道。可天氣太熱,河水被曬得滾燙,普通人不注意可能就要被燒個泡,魚在水裡差不多被當成魚湯煮了,很多魚連撈都撈不起來。收集稍微慢一點就爛了,能收集一大批,也是費了極大的功夫。

為此,不少人被河水濺在身上,燒到身上到處都是泡。

整個中部地區,僅有極少數河流尚未斷流,雖然露出了河床,總算河底的水沒蒸發乾淨了。

這方面,沿海地區表現最好,僅有少數河流乾枯了,大部分河流的水都沒蒸發乾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