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李牧來到新家坡,商議在澳洲投資建廠之事。實在是國內的肉類太缺乏了,很多民眾,甚至幾個月不知肉味兒,很有必要增加國內的肉品供應量。

澳洲的畜牧業極其發達,不但有大量的牛羊肉,甚至因為兔子氾濫,破壞草場,當地經常有組織的狩獵兔子。

導致的大批兔子肉,根本沒地方處理,當地民眾也不愛吃,隨便丟棄,還會汙染環境,滋生大量蚊蠅。

有時候,當地甚至還會花錢僱傭一些公司處理這些兔子。鑑於此,李牧決定在這裡投資一批肉類工廠,生產具有極長保質期的肉罐頭和臘肉燻肉,運回國內。

至於說,二十一世紀,根據研究表明,臘肉燻肉吃多了不好,容易致癌發胖,這個年代哪還講究這個。

發胖?大家巴不得吃點有油水的東西呢,肚子裡都澹出鳥來了。甚至,別說肉了,這年頭有些鬧饑荒的地方,連樹皮都快被啃光了,誰會在乎這個。

在這個亂世,餓不死就是一種幸運。親身經歷這個時代,特別是親眼見證一些事情後,關於民國的一些濾鏡,早就被徹底打碎了。

如今底層民眾的生活困境之慘烈,是二十一世紀的人無法想象的。李牧記得,來這個世界之前,他蒐集了很多抗戰時期的資料,有很多疑惑解不開?

來到這個時代後,有些疑惑漸漸也搞明白了。比如,一個很敏感的問題,抗戰徵集的那麼多壯丁去哪了?

從抗戰爆發開始,果府每年徵集100至190萬,即便45年的前9個月,也徵集了81萬,八年時間裡一共動員了1672萬8659個。

在歷史上空前絕後,在二戰主要參戰國裡也可以和蘇美一起排到前三。

但奇怪的是,二戰勝利時,蘇美的軍隊的人數,都從參戰前的幾十萬、一百多萬,膨脹到了一千多萬。

而七七事變時果軍總數為280萬,每年平均徵壯丁150萬以上,到45年總兵力才五百多萬,還有1000多萬壯丁去哪了?

大家或許會說犧牲了。後世廣為流傳的是果府犧牲三百二十萬軍隊。其實,抗戰勝利後,果府整理了全面抗戰爆發以來,陸軍的傷亡情況。

其中,175萬9715陣亡,131萬9358負傷,11萬6593失蹤,陣亡、失蹤、負傷的總數為319萬5666。

後來又加入了海、空軍的傷亡後,果府把數字調整為陣亡177萬6678,負傷130萬1357,對因傷致殘的7萬7108進行了單列,失蹤人數仍然是11萬6593。

46年,由於盟國醞釀對日索賠,需要收集各國撫卹金支出的數字,果府進一步核實了抗戰的損失情況,最終把抗戰期間軍人的傷亡數字確定為340萬7931人,這個數字也被果府編制的《抗戰損失總表》所收錄,可以算官方內部的定論。

那麼,總共一千六百多萬的壯丁,前線軍隊吸收後補充的壯丁,以及加入軍隊的壯丁,總數不到五百萬。

剩下的一千一百多萬壯丁了,到哪裡去了。也有說有五百萬當了交通役,那還有六百多萬人呢!

以四川為例,都說三百萬壯士出川抗戰,其實軍隊只有幾十萬,大部分都是壯丁。

四川也是出壯丁最多的地方,高達257.8萬,排名第二的豫省,出了189萬壯丁,第三個是湖南,出了157萬壯丁…抗戰勝利後,這些壯丁,真正能活著回來的有多少?

有一半嗎?抗戰勝利後,就連果府的何迎欽對此也十分疑惑,派人進行統計。

按何46年的最終統計,徵集壯丁的

“損失”,高達1405萬0521。同樣,這個數字也被果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