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好日子過,誰也不願意自己找罪受,孟煩了、迷龍幾人,經過短暫的考慮之後,都決定留下來。

這年頭,傷兵脫離部隊的太多了,許多人養好傷後,部隊早就不知調到哪裡打仗去了,想回到原部隊都不容易。

這些人留在這裡,倒也挺簡單的。也不是什麼大人物,軍銜也不高,沒人會追究,甚至所在的部隊也已經當他們不治身亡了。

……

豫東前線,這兩天和徐州方面的日軍又幹了兩仗,不分勝負。最主要的是,李牧收集到了前線小本子炮兵和裝甲兵陣地的位置,夜裡又轟炸了兩次,日本的這些重火力部隊受創不輕,越發的小心謹慎了。

這也讓李牧的轟炸戰術,變得艱難起來。

最主要的原因,不能精確掌握目標的位置和情報。

其實,這很正常,以日軍強大的情報網,同樣不能掌握我軍的精確位置和具體的火力部署,比如炮兵陣地藏在哪…裝甲兵藏在哪…

不然可以針對弱點各個擊破,甚至連一些包餃子的戰術,也不適用了。因為你的任何意圖,都會被對方提前察覺。

李牧這邊同樣如此,知道日軍的大概位置,兵力配置。再往下,炮兵在哪…裝甲兵在哪…這些具***置的資訊,就不好搞了。

再加上,小鬼子這段時間以來,吃了空中方面的大虧,對此越發警惕起來,防空武器多了不說,也學會了隱藏。

仗不打起來,炮兵、裝甲兵不擺在一線,其他時間你很難摸清楚他們駐紮在哪裡,自然也很難實施空襲。

就連步兵,夜裡也學會了佈置疑陣和隱藏,夜間視野有限,也很難用分辨清楚,許多轟炸只能浪費彈藥,效果寥寥。

雖然,轟炸的機會少了。但經過李牧幾次血淋淋的教訓,小鬼子的猖狂勁兒確實小了很多,以前隨便一些鬼子小部隊,就大搖大擺,橫行無羈的模樣,現在已經很少見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整合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援離線朗讀的

沒選擇拿下豫東,走淮河一線進攻武漢,花園口的事自然也就沒用了。

一場禍事消彌於無形。

……

接下來,雙方像上了發條一樣,開始緊急備戰。

同樣是六月,果府制定了保衛武漢的作戰計劃,也規定了戰略方針。

其中心思想是立足外線,保持部隊高度的機動性,利用地形和工事,逐次抵抗消耗日軍,以空間換時間,最後轉變敵攻我守的戰爭態勢。

按此計劃,校長自任總指揮,調集兵力,沿大別山、鄱陽湖和長江兩岸,組織防禦,準備持久作戰。

主要目的有三,一是以空間換時間,內、外戰線結合,消耗、挫敗敵人;二是及早內遷工廠、內運物資、整備軍隊、加緊生產,作長期抗戰準備;三是爭取國際上同情和支援,期待國際戰場的開闢,以徹底戰勝小本子。

其後大會上,更莊嚴宣告:「我華夏民族必以堅強不屈之意志,動員其一切物力、人力。為自衛,為人道,於此窮兇極惡之侵略者,作長期抗戰,以達到最後勝利之日為止。」

隨後,果府為增強指揮機構與作戰能力,決定調整作戰序列,新編第九戰區。同時決定以第五、第九兩個戰區所屬部隊保衛武漢。參加保衛戰的部隊以及空軍、海軍,總計十四個集團軍、五十個軍,作戰飛機約兩百架,艦艇三十餘艘,總兵力近一百萬人。

各兵團部隊自6月開始分別利用鄱陽湖、大別山脈等天然屏障,組織防禦,保衛武漢。

小本子方面,自攻陷徐州後,就積極準備擴大侵略戰爭,以一部兵力攻佔安慶,作為進攻武漢的前進基地。

隨後,根據御前會議決議,將徐州會戰後正在豫東、皖北地區的第16、第9、第13、第6等師團轉移南下,集結合肥地區。又從華北及國內調集了大量部隊。

為了這次戰鬥,小本子在華中地區集中十四個師團的兵力。直接參與作戰的有九個師團,約25萬餘人。以及海軍第3艦隊、航空兵團等,共有各型艦艇約120艘,各型飛機約300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