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間進入六月底,原點科技的辦公區終於裝好。總共上下三層,可供上千名員工使用。

此時,二十五層,兩百多平的豪華辦公室內,李牧正在和十幾位技術大牛,討論產品開發和大資料演算法的一些問題。

有了蘇明哲的計算機知識,這個世界他本身也是相關行業的高手,再加上立足於現實世界的眼光和經驗。論前沿性和對未來技術的敏感性,他不遜色在場的任何人。

現實世界,今日頭條崛起,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在他們眼中,這就是一款普通的新聞軟體,不知道為什麼這麼火。

新浪,搜狐,企鵝,網易,作為中國老牌的四大入口網站,底蘊深厚,很早就推出了專門的手機新聞APP,應該在這方面佔據優勢,為什麼會讓一家創業公司強勢崛起,迅速登頂呢!

原因也有很多,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技術和創新,老牌四大入口網站,雖然開發了各自的手機新聞APP,但換湯不換藥,和PC端的沒什麼兩樣。

不過是把網頁上的內容,照搬到手機上而已,沒有任何創新。

當然,也不能怪他們,自從進入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各種專業的APP越來越多,各家網際網路大廠都把精力用在了各種專業APP上,各種社交、購物、交友、遊戲…等等!

至於新聞網站,彷佛成了上世紀門戶時代的老產物,已經過時了。

他們沒有在這裡投入過多的時間和精力,費力的尋找各種各樣新的賽道,打車、外賣、團購…各種各樣新的商業模式。

沒人想到,有人能用一款新聞軟體,創造了這麼大的成功。

現實世界,當四大入口網站,還在用PC端的老方法做手機APP新聞軟體,換湯不換藥的時候。

今日頭條已經開始用技術和創新一點一點的蠶食顛覆這片市場。

大資料加演算法,網站為每個使用者都做了自畫像,從此不再是你去網站找新聞看,而是網站根據對你的大資料分析做使用者自畫像,經過各種各樣複雜的演算法,讓新聞去找你。

從此“你關心的,便是頭條。”這句話深入人心。

也成了今日頭條的標籤。

頭條憑藉大資料和演算法,一路逆襲,現實世界直到16年前後,幾大入口網站看到今日頭條如此火爆,這才開始低下頭尋找原因。

然後發現,新聞還能這麼玩!大資料和演算法被他們重視起來,開始應用到各自的軟體上。

可惜,一步慢,步步慢,頭條憑藉先發優勢,已經積累了深厚的基礎和使用者,演算法也最佳化的爐火純青,他們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頭條一路壯大。

從一個剛開始大家認為的新聞軟體,成長為一個大型的綜合媒體平臺。

抖音的崛起,頭條功不可沒,就像功不可沒一樣。

沒有今日頭條積累的龐大資料,數億使用者的使用者自畫像,最佳化的越發高深精準的演算法,抖音很難這麼快脫穎而出,也難以達到那樣的高度。

本世界和現實世界情況相似,那些網際網路大廠對手機新聞APP重視不足,仍然按PC端的老一套。

所以,李牧的機會來了。

今日頭條是位元組的根基,這句話一點不假,想要發展抖音,就要先做好今日頭條。

這也是李牧為原點科技規劃的路子,先全力打造一款移動端新聞軟體,然後再推出抖音,兩者相輔相成。

和那些單純的短影片平臺相比,這樣的組合,各方面無疑都佔據了絕對的優勢,也保證了公司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眾人在一起討論了一會,漸漸定好了開發方桉,成立了大資料中心和 AI智慧演算法中心。

李牧環視一週,最後發言道:“每日頭條,作為公司的第一款產品,我對他的定位不僅僅是一款基於資料探勘,為使用者提供精準化、個性化的移動資訊平臺。也是我們資料收集、使用者分析和演算法最佳化的試驗田。”

“未來,更要有成長為一家綜合性媒體平臺的潛力。”

“它應該是一款會自動學習,透過使用者行為分析、推薦引擎技術支援,實現個性化、精準化推薦,滿足使用者日常新聞閱讀、分享的需求。”

“還要會聰明地分析使用者的興趣愛好,自動為使用者推薦喜歡的內容,並且越來越懂使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