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舟編隊中途停了三次,新加入的都編在外圍,站在甲板上看過去,浩浩蕩蕩,極為壯觀。

這一日,在船艙中休息的王道陵明顯感覺雲舟在降速,其他人應該也感覺到了,再算算時間,應該是快到目的地了。

怎麼可能錯過,大家紛紛擠到甲板上,看向前方。

視線裡前方隱約看見一條起伏的山脈,像一條巨龍一樣橫臥在那裡。

“道陵,邊境長城是依山而建嗎?”

洛輕顏站在船舷邊上,雙手伏在欄杆上,極力遠眺。

“依山而建,的確能最大限度的利用地勢,而且節省材料!”

傅明瑤附和道:“這邊境長城就像連雲山脈似的,隔絕了兩邊啊!”

但是隨著雲舟靠近,前方的景象越來越清晰,真正看清楚前方的“山脈”後,包括王道陵在內,所有人都被震撼的失去了聲音。

原來之前他們視線裡的根本就不是山脈,這條橫臥在大地上,高聳如同山脈一樣的東西正是邊境長城。

此刻雲舟的高度起碼有一千丈左右,他們的視線幾乎就和邊境長城平行。

那些每隔一段距離就凸出來像山峰一樣的是一座座高塔,這些建築物更高,在邊境長城頂部還要再往上好幾百丈。

“這......這......這得多大工程量啊!”

雲舟編隊越來越慢,直到漸漸停住,此時最前面的雲舟離著邊境長城還有十幾裡。

這時站在雲舟前甲板上,可以清晰的看到一段邊境長城的內側全貌。

兩座高塔相距大概五十里左右,中間就是一段一段的邊境長城。

邊境長城整體呈現青金色,在陽光照射下,熠熠生輝。

它的高度大概有一千丈,橫截面呈現梯形,頂部窄,基底寬。

之所以要搞這麼高,估計是為了讓梯形側面坡度更陡,按照王道陵目估,沒有八十度,也有七十五度了。

頂部的窄只是相對底部而言,視線隱約可以看到頂部景象,上面寬度具體不可知,但絕對超過了一百丈以上。

不知道對著另一面的是不是也呈梯形,這個就要上了邊境長城才能知道了。

每隔五十里才有的高塔似乎是一箇中轉平臺,或者說是指揮樞紐。

一艘艘雲舟開始有序低速駛向高塔,肉眼可見,在高於邊境長城頂部一百丈左右的高度,高塔向著內側多出一個半圓弧的平臺,這個平臺就是雲舟停靠的碼頭。

每一個平臺一次性可以停靠二十艘雲舟,但是王道陵卻看見基本上一個批次也就停靠過去十五艘的樣子,看來現在不是緊要關口,所以沒必要滿負荷運作。

輪到王道陵所在的雲舟向前停靠的時候,已經是黃昏時分。

下了雲舟,站到平臺上,有種腳踏實地的感覺,飄在空中半年多,誰都不好受。

在前方呼喝聲中,王道陵帶隊跟在聖山一脈隊伍的後面,向高塔內走去。

高塔也是越往下,直徑越大,沿著內部旋轉樓梯,眾人一路往下,直到邊境長城頂端的齊平高度停了下來。

“邊境長城從這裡往下十層,靠著東面一側全是房間,大家按照剛剛進入高塔時候領到的編號選擇對應的房號,那就是你們住宿的區域。”

剛才帶隊的引導人員解釋道:“考慮到邊境長城西側的防禦功能,西側半面是實心的,好了,大家按照房號下去吧,挑選好住宿的房間。另外,用餐的地方就在各自所在層的高塔平臺區域!”

說完這些,等到大家都理解了之後,這個引導人員最後加了一句道:“明天一早再返回這裡,到時我再帶著大家先熟悉一下邊境長城。”

因為王道陵等人來自同一個地方,所以房間連號都在一個區域,看著領到的編號,應該是在下去的第五層。每一個房間都是一樣大小,一樣的風格,大門是帶著導軌的橫移門,裡面可以鎖釦。房間大概相當於一個套間,外面兼帶平時會客或者用餐,裡面就是臥室。

初到貴地,總要逛逛,加上時間也正好到了用餐,於是王道陵等人就一起前往第五層的高塔平臺。

因為越往下,高塔截面越大,即便是向下的第五層,那半幅平臺的面積也足夠容納幾萬人同時用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