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陵找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再待下去就沒有意義了。

更何況現在的每一天都如此珍貴,要不是涉及自身現在以及今後修煉的大事,王道陵怎麼可能滯留一個多月的時間。

作為客人,佔了這麼大的便宜,臨走不道個別也說不過去,王道陵出了太一教的藏書樓之後就找到了負責看守的一位道人。

“掌教有令,獨孤公子出來後可自行決定去留,不必再另行辭別,公子的飛雕在別院有專人看護,修養的很好。”

如果真是這樣,王道陵也就順水推舟的離去了,可偏偏在這一個月裡翻閱了這麼多的大陸歷史、王朝密辛,產生了新的想法,需要和靜玄子進行一些溝通和交流。

於是他衝道人拱手道:“本來打算直接辭行的,但事關今後大陸形勢,另有要事與貴門掌教商議,還請給個方便,幫助稟報一聲。”

靜玄真人之前囑咐的頗為認真,道人也看出這位年輕人在掌教眼裡的分量不輕,本來他就要向掌教回稟王道陵的離開之事,現在順手而已,便應了下來。

不多久,王道陵在太清殿再次見到了太一教的掌教靜玄子,不光是他,殿中還站著一位王道陵的老熟人,靜煊子。

“原本以為獨孤小友已經自行離去,但聽聞掌經人稟告說你還有要緊事與我商議,不知是何要事?”

說到要事,靜煊子直咗牙花子,以他對王道陵的認知,眼前這位小爺嘴裡的要緊事......就沒好事!

“之前晚輩僅憑直覺,對貴教與長生天之間的事情作了一些判斷,這些日子裡一直在翻閱藏書閣裡的典藏,看到了不少有趣的密辛,有些事想拿來和掌教真人探討一番!”

說完前奏,王道陵也衝一旁靜煊子拱了拱手道:“靜煊子前輩也在,幫著一起參詳參詳?”

靜煊子瞪了一眼王道陵,隨後看到自家掌教一副感興趣的樣子,只能無奈的回了禮,表示暫聽無妨。

“貴教前身是金雀王朝國教,晚輩在翻閱到當年一些貴教記載的帝語錄時,發現了一些有趣的內容......”

“......?”

別說靜煊子了,就是掌教靜玄真人也是一臉懵逼。

帝語錄是什麼?那是記載了當時金雀王朝歷代帝王與當時國教教宗的一些談話的記錄,這有什麼有趣的?而且還非得拿出來認真的討論?

“帝歷28742年,明帝宣威春,道宮太清殿,帝問教宗:大皇子仁義彰顯,朝中武將及太師一派頗為支援,七皇子武勇果決,反受文臣喜愛,這是為何?教宗回明帝:大陸承平,馬放南山,刀槍入庫,反其道而行之。”

“帝歷28749年,明帝宣威秋,道宮太清殿,帝問教宗:甘涼苦寒,民怨滋生,多有魔障,朕欲派七皇子統兵前往,又恐上下不暢,教宗何以教我?教宗回明帝:威德盡在帝手,有何懼之?”

“帝歷28755年,明帝清平夏,道宮荷鯉池,帝問教宗:六載剿魔,殊不知魔在哪裡?教宗沉默良久,回明帝:肉爛鍋裡!”

“帝歷28756年,明帝清平秋,帝臥床,招教宗入宮,帝問教宗:武將勢大,大皇子難以節制,朕百年後誰可繼大統?教宗緘默,帝又問:七皇子或可焉?教宗回明帝:狡兔三窟,在外或許更好!”

“帝歷28756年,明帝清平冬,帝危,招教宗入宮,明帝傷淚,問教宗:七皇子猝,大皇子恐孤木難支,教宗回明帝:猶未可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