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城一中雖然頂著“一中”的名號,卻位於煙城遠離市中心的一處名叫“堰橋村”的山區裡。

煙城一中建在山腳下,但上學的孩子們都住在山上。一所學校既是高中,也是初中,也是小學,山上堰橋村的孩子們,都在這裡上學,一上就是十幾年。

學校裡沒有校舍,學生們每天上學放學都要爬兩遍山,從七歲開始爬,爬到十歲,娃娃們個個被曬的黝黑,卻也練出了一副好身板子。

有一天新來的體育老師要招一個籃球隊,還上小學的周彭帥和鄭彥波隨大溜,稀裡糊塗地就進了校隊。

體育老師姓夏,叫夏華山,他把所有報名的學生都留下了,無論高矮胖瘦,無論他們知不知道什麼是籃球。

從運球傳球開始教起,從籃球規則講到籃球戰術。學校沒錢買訓練裝置,夏老師就自己動手做,好在山上材料多,籃球隊的孩子們就每天往學校抱一些木頭石頭,經過夏老師的再加工,也能滿足訓練需求。

本就是鄰居的周彭帥和鄭彥波,就這麼和這群隊友一起從小學打球打到了初中,又從初中打到了高中,直到今年,校長告訴他們,學校給他們籌到了一筆錢,他們可以去參加市裡的高中聯賽了,所有人甭提多開心了!

終於要和不認識的人比賽了嗎?他們的興奮持續了很久。

他們坐著學校租來的小麵包車去市裡參加比賽,他們的對手都很高,但是他們都一一贏下了比賽。

校長並沒有想到這群黑小子能幫他拿個冠軍回來,所以,要不要讓他們去參加省賽成了校長心中的難題。

校長連夜喊來了將籃球帶給學生們的夏老師,一起商量要不要參賽,夏老師也沉默了。

兩個大男人抽了整整一夜的煙,最後還是校長拿了主意——去!

簡簡單單的一個字,校長籌了半個月的錢。但這所有的一切,兩位老師都沒有跟這些“隊員們”提過半個字。

學生們只知道——“我們很厲害!要去省會參加籃球比賽了!”

其實隊裡只有五個人能上場比賽,其他孩子的技術並不紮實,沒到能面對高強度比賽的程度。

夏老師也提議,其實可以少報幾人,賽程上寫的清清楚楚,有七個人參賽就行。但這個提議被校長否決了,他說,機會難得,讓孩子們出去見見世面也是好事。

就這樣,一群心裡只裝著籃球,不知道“天高地厚”的黑小子們來到了冬天沒有狂風的省會,看到了美麗的泉城大學參加勝東省第十二屆高中籃球聯賽。

正是因為他們“不知天高地厚”,所以他們心中沒有“怕輸”的想法,他們心裡單純地只裝著“如何把球送進籃筐裡”“如何把球搶回自己手裡”這麼簡單的念頭。

夏老師把他們心中的籃球夢守護得很好,他們每個人都相信自己能進NBA,能替俱樂部贏下比賽,受萬眾矚目——只是他們還太小了,只要肯努力,長高和扣籃都是早晚的事!

到了省賽的賽場上,他們也未嘗敗績,無論是領先還是落後,他們的眼裡都沒有任何旁的情緒,只有追逐勝利的火焰,也正是這股氣勢,將他們送進了省賽的第二輪。

但這一刻,他們看著和自己差不多高的王昱,輕鬆完成了只在影片裡才看到過的高難度扣籃,而且還連續完成了兩次!

如果一次是運氣,那麼連續兩次就是實打實的實力……

仰望著飛在空中頭頂觸筐的王昱,他們驚呆了,也沉默了。

原來不用長大,也能扣籃,原來不用太高也可以向NBA巨星那樣飛起來……

他們的內心天翻地覆,而場邊所有的觀眾彷彿都在為這一刻他們內心的坍塌而歡呼,只有場邊的夏教練看著自己場上異常呆滯的隊員,露出了擔憂的神色。

鄭彥波跟著運球的周彭帥往對方半場走,同樣也看向了遠處的夏教練。

走到中圈的時候,兩人同時停住了腳步。

周彭帥邊運球邊看向自己另外三個沒什麼動作的隊友,耳邊傳來了鄭彥波的回答。

“我們早該知道,有些對手是無法戰勝的,不是嗎?”

“是。”

“我們早該知道,有些夢想是不可能實現的,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