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許是前段時間來東湖酒家消費的次數比較多,再加上每次點菜時出手也闊綽,因此林奇如今在這裡已經能混個臉熟了。

所以當他剛剛走進東湖酒家大門的時候,即刻認出他的部長立馬就十分熱情地走上來迎接他。

而眼前這一幕又一次重新整理了張小小對林奇的認識。

她忽然間感覺到自己似乎越來越有點不瞭解現在的林奇了。

明明今年春節之前沒幾天林奇才帶著她們一家人來這裡吃過飯。

那時候這裡的人也沒有說像現在這樣,一口一個「林總」地殷勤稱呼著他。

怎麼這才過去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他一下子就突然變成了這裡的老熟客一樣。

加上剛才去銀行的時候也是這樣。

張小小總覺得現在的林奇在S市去到哪似乎都特別備受尊重的樣子。

難道賺了1000多真的就可以造成如此巨大的身份轉變嗎?

雖然張小小也知道1000多無疑是一個相當龐大的數字。

但因為自小家庭成長環境的緣故,向來對金錢和物質都不是特別敏感的她始終不是很能夠理解擁有這樣一個數值的財富,對任何一位普通人來說,意味著生活能發生什麼樣天翻地覆的變化。

幸好林奇在她面前始終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化,仍然還是那副吊兒郎當,沒個正形的德性,這才讓她安心不少。

話分兩頭,林奇這時自然無從得知張小小心裡面那些彎彎繞繞的個人情緒,因為他正忙著跟部長研究隱藏選單呢。

作為臉熟黨的特殊福利。

總是能吃到一些店家不正式對外出售的特殊菜品。

當然,其實很多酒家酒樓都有這一類的東西,只是前提大部分都需要消費者本人得跟這家店足夠熟悉。

而這裡所謂的熟悉,無非就是兩個路徑。

要麼跟老闆有關係,要麼直接拿錢吃出來。

這不,林奇剛剛表達了中午想弄點魚膠補一補的念頭時,那位熱情的部長已經笑得合不攏嘴了。

原來店裡前兩天剛剛有其他大客戶預定了一批成色相當不錯的鰵魚公肚入菜,所以店裡順道就備多了一丟丟,靜待個別有緣人品鑑。

結果讓林奇給趕上了。

鰵魚公肚,是鰵魚膠中的一種。

所謂魚膠,其實就是魚鰾的乾製品,富膠質,故名魚膠,也有人叫花膠。

魚膠的種類相當繁多,既有有相對比較名貴的,也有普通的,而不同品種的魚膠價格相差非常懸賞,單價可以從幾十元到十幾元不等。

其中便以金錢鰵魚膠、房膠、蜘蛛膠、白花膠和赤嘴鰵魚膠,合稱為「五大名膠」。

而鰵魚公肚,顧名思義,就是公的鰵魚膠。

不過因為「五大名膠」裡面的金錢鰵魚膠實在過於珍貴,價格也相應貴得離譜,動輒一克就是成千上萬的。

所以這玩意但凡有人入手,都是留著自己收藏自己吃,基本不可能拿出來作為食材售賣了。

因此今天東湖它們準備好的,其實是公的赤嘴鰵魚膠。

赤嘴鰵魚膠是有區分公母的,因為同等規格的公魚生長週期要比母魚長不少,所以一般來說,在魚膠的獲取難度和功效上,公膠都要優於母膠,對應的價值自然也要比母膠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