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洛恆之所以會進入到期貨行業,完全可以說得上是一個美麗的誤會。

生在羊城一個普通單親家庭的他從小就是個內向,不善言辭的性格。

母親的早逝,父親又因為忙於生計而疏於對他照顧,自然更催化了他的缺陷。

擁有一個還算得上是別緻名字的王洛恆,在他從小到大所呆過的集體裡面,總能被大多數人輕易地記住他的名字。

每每提到王洛恆時,大家都能想起班裡的確有這麼一個人。

可當一提到王洛恆曾經做過什麼事,跟誰玩的比較好之類的問題時,那就鮮有人知曉答案了。

這正是王洛恆人生的真實寫照。

能被記住的,僅僅只能是他的名字而已。

而他這個人,從來都是那個可有可無的小透明。

活得沒有存在感這個事實,讓他長期對自己的人生充滿了迷茫。

後來就在渾渾噩噩中,靠著平庸的成績熬到了大學畢業。

步入社會以後,對就業毫無思路和規劃的他依然還是沒能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

至於已經再婚的父親和他重組家庭的成員們雖不至於說對王洛恆不好。

但日常也疏遠得更像是普通的合租路人關係。

王洛恆總覺得自己的存在對於他們的家庭溫馨來說是個障礙。

所以像是求教人生方向這麼重大的事情,他還是沒勇氣去打擾那個整天圍著自己同父異母弟弟轉的父親。

在大學畢業後的兩年間,儘管王洛恆也零零散散地打過幾份工。

但絕大多數時候,他依然還是作為社會閒散人員居多。

直到大約半年前的某天,王洛恆一個人在家裡附近的小吃店吃午餐時,偶遇了他的中學同學陳平。

儘管畢業後兩人從未有過聯絡,但陳平居然還能記得王洛恆。

就是那種能把名字和人對得上號的那種記得。

這讓王洛恆多少有點受寵若驚的感覺。

陳平是個話癆自來熟,在他認出王洛恆後,便主動跟王洛恆打了招呼,隨後兩人自然而然在小吃店裡開啟了一場老同學間的閒聊。

當然絕大多數時候還是陳平在輸出。

本來這場短暫的偶然交流應該是以沒有任何後續結束的。

可是當陳平得知王洛恆目前還沒有找到工作時,隨口說出了一個改變王洛恆一生的決定。

他十分熱情地招呼王洛恆一起到他目前就職的公司上班。

言語中更是把自己的公司吹得只應天上有,人間幾回聞的水平。

還不斷強調自己在公司地位多高,話語權多重。

憑著兩人之間過往滿滿的同窗情,勢必得幫王洛恆迅速解決就業問題。

於是在陳平滿嘴火車都快跑爛的引(hu)導(you)下,信以為真的王洛恆欣喜地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