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總:“我們當然要支援年輕人了。”

王總:“既然陳總都開口了,那是肯定要給面子的。”

姓劉的那位老闆說話中規中矩,倒也沒什麼特別,可是那位姓王的老闆就好像有點過於直白了,而且口氣聽上去似乎還有那麼一絲不情不願。

不過陳德貴的臉上卻根本看不出什麼情緒波動,好像什麼也沒聽到一樣,依然笑呵呵地。

“林奇,這兩位前輩已經答應支援你的業績了,還不快點謝謝人家。

順便看看有什麼手續需要辦理的,趁著兩位現在有空,你幫他們一併處理了。”

“好的,謝謝陳叔叔,也感謝兩位前輩的支援。”

跟著林奇就直接拿出早已準備好的一應資料,照本宣科地指導兩位老闆簽署了開戶合同。

按照小徐提前準備好的材料操作,這些流程本來就是有手就行的事。

何況兩位老闆看在陳德貴的面子,自是十分的配合,結果還用不到二十分鐘,整個開戶的事宜就已經順利完結。

不過在這個過程中,陳德貴果然只是默默地抽著煙,喝著茶,隻字不提他自己開戶的事。

有了陳加楠的提前通氣,林奇也不會多嘴去問他。

可就在林奇搞點一切,正在收拾東西的時候,那位姓王的老闆卻突然開了口。

“小林呀,我現在交易的這家期貨公司,手續費可是給我優惠到很低的水平,所以你們公司這邊也得幫我申請優惠呀,我給陳總面子,在你這開戶支援你的業績自然沒問題,但你總不能讓我吃虧吧。”

手續費?

當過兩年業務人員的林奇對這個問題自然不會感到陌生。

一個客戶如果開發成功,等到他交易到了一個階段,如果有事找上業務人員,十之八九就是談手續費問題。

這是一個既敏感又無奈的東西。

可這玩意偏偏又直接跟所有從事業務崗位人員的收入掛鉤。

只要是在國內期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品種,交易所都會收取會員單位(期貨公司)一個統一標準的手續費,然後期貨公司再在這個標準的基礎上,去加收本公司開戶交易的客戶。

從邏輯上來講,一個客戶的交易手續費被期貨公司加收的越多,那麼期貨公司賺的自然就越多,而該客戶的相關業務人員收入勢必也會跟著水漲船高。

所以客戶本身當然是希望自己的交易手續費越低越好,而期貨公司包括業務人員,當然希望交易手續費收的越高越好。

林奇之前帶張小小去北航找朱明全開戶時自己也提過手續費要求。

可是因為缺乏有效的保護和管理機制,所以原則上期貨公司只要不低於交易所制定的標準,那它加收客戶多少的手續費,都是沒有問題,甚至如果有期貨公司樂意的話,不加收也是未嘗不可。

然後這樣的話就會形成行業收費的混亂,也給了一些人透過不斷惡意下調手續費去拉攏客戶創造了條件。

畢竟搶別人的東西,多一塊錢都是自己的增量。

久而久之就漸漸形成一個怪異的局面,就是如果遇到新客戶,那大家都能收多高收多高,然後遇到在其他公司開戶的,就透過比他們收低一點來搶客戶。

不過有些東西打下去了的話,就基本很難再也上來了。

任何行業一旦進入惡性競爭的階段,好日子就走到頭了。

但林奇當居間人本來也不是衝著要賺什麼提成去的,因此對於手續費收多收少他倒不是很在意。

他原本是打算回頭讓陳加楠去問問老陳總的意思,然後再去統一申請的,只是沒想到這個時候,這位說話有點直白的王總居然直接把問題提了出來。

林奇稍稍遲疑了一下,隨即頂著一張笑臉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