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章 我講故事,你來聽(二)(第1/3頁)
章節報錯
李凝兒整理了一下情緒,緩緩說道:“我的母妃姓千。你也知道,千這個姓氏也算是大世家。
但跟天南的那些世家比起來,終究是差的太遠了。更不要說跟幽家比。”
李不器確實知道千家,現在朝廷的那位吏部尚書就姓千。
李凝兒彷彿知道他在想什麼似的,默默說道:“吏部尚書千尋理,正是我的外公。
但我的母妃,其實只是一個同房丫頭生下的女兒,當年在千家府中所遭受的那些…就不多說了。
文景一百八十九年,母妃那年才十四歲,就已經出落的亭亭玉立,然後就被千家送入了凌郡王府。
沒錯,那個時候,我的父皇就只是個不起眼的凌郡王!
凌煙澤的凌,封地就是凌煙澤畔的八百里!
但他那年卻已經八十四歲了,太子妃都娶了七個,或者八個,還是九個?我記不清了。
因為那些女人都是凡人,好幾個都已經老死了。
父皇卻因為修行有成,依然是一副青春容貌。
不過有一點,在父皇登基之前,一直都是沒有一兒半女。
以至於那個時候,皇室內部有著某些流言,凌郡王天生殘疾,是個無根之人。
所以才會只娶凡人家小門小戶的女子為王妃,因為那樣足夠的好掌控,他不會被帶上綠帽子什麼的……”
文景,是上一任大乾聖皇的封號,同時也是年號,與隆德二字一樣。
隆德聖皇的本名,叫李錦巍,字豐谷。
從這個字號來看,前代的文景聖皇,對於李錦巍這個兒子的期許,就只是讓他在湖州的凌煙澤畔好好種地而已。
畢竟是個有缺陷的人,怎麼可以謀求太多?
“但父皇的能力以及野心,一個八百里的凌煙澤畔,怎麼可能裝得下的?
兩年之後,也就是文景一百九十一年,父皇就發動了震驚朝野的朱雀門之變。
當時的太子,以及擁戴太子的端王、魏王、齊王當即身死。
隨後,父皇和滕王叔叔,又殺入了清思殿,逼著文景聖皇寫下了退位詔書。
之後,我父皇正式登基,定年號隆德。
一年之後,文景聖皇病死於宮中。”
李凝兒說的可謂是輕描淡寫。
但李不器對於朱雀門事變的真實經過,可是知道的清清楚楚。
這不僅是因為他是史科教習,也因為他在泰一山的那座書樓裡,看到過一本筆記!
一本很可能是梁霄年輕時候的隨筆。
隆德聖皇年輕時,曾經隱姓埋名的進入泰一書院求學,更是成了前代院長的親傳弟子。
但當時,前代院長已經老了,所以梁霄就代師授業,把隆德帶在身邊,教導了十七年之久。
文景一百九十一年時,梁霄早已經是泰一書院的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