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震古爍今的四句,很快就被世人命名為“泰一四句”。

同時,泰一書院的“儒道”,變得家喻戶曉,引發了諸多的討論。

誠然,這確實是一件值得討論的事情,因為先前,世人皆知泰一書院求的是人間正道,是天下最公正之地。

但“人間正道”四個字的含義實在太廣,很不具體。

現在則是不一樣了,“泰一四句”的橫空出世,使書院追求的正道具體了,甚至精神境界都隱隱的提高了一個層次。

隨著這些,李不器之名,再次響徹了大乾。

當然,依然是有很多人對此保持著不同的看法。

因為泰一四句與儒道的誕生過程,已經在某些有心人的策劃與推動下,在坊間市井之中流傳出了多個版本。

這慣常的操控輿論了。

其中流傳最廣,最為人信服的是:問清大公子,向身為書院師長的李不器問道,究竟求何為人間正道。

李不器答不出,院長大人不忍其弟子難堪,遂出言相助。

這便有了震古爍今的泰一四句。

然後,李不器“靈機一動”,順勢為這四句冠以了儒道之名。

其實,事實如何,對於石井坊間的老百姓來說,並不重要,無外乎就是一個茶餘飯後的談資話題。

人,從來都是隻願意相信,他們願意相信的事情。

聖都,某一座小酒館之中,劉仞與兩個同僚,正在火急火燎地吃著午飯。

之所以有些著急,便是因為他們一會還要去抓一個外號“竇金牙”的人牙子。

從大年初五到現在,劉仞已經不知道抓了多少人,聖都府衙的大牢,儼然有些人滿為患了。

那些都是跟城西賭坊,販賣人口,逼良為娼的案件,有關的涉案人員。

審訊之後,得出了一個重要的線索——竇金牙便是聖都之中級別最高的人牙子。

這傢伙在南方江州,竟是經營著數家樂坊司,專門負責培訓那些被輸送過去的瘦馬與孌童。

而且,據說他跟某位朝中大員,有著隱秘的關係,算得上是那種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大人物。

但劉仞可不管這些有的沒的,就算你竇金牙是隆德聖皇的小舅子,只要他想抓,那就必須要抓。

還是那句話,他的武道求直:縱使前方千重險,直刀出鞘一斬開!

要是一刀沒斬開,就再說沒斬開的。

也是因為他的這種莽撞的、毫無官場智慧的做事風格。

導致他手下原本的五名捕快,已經有三名找了關係,調任到了別的捕頭手下當差。

剩下的這兩個,儼然就是不怕惹禍上身,或者說不怕死的。

小酒館中聲音很是吵雜,一位蓄著山羊鬍的說書先生,端坐在書案之後,繪聲繪色、添油加醋、唾沫橫飛的講著評書。

“只見,問清、問大公子直視李不器,目光毫不躲閃,正氣凜然的問道:敢問,李師叔,你心中的人間正道是什麼?

應著問大公子的發問,李不器頓時語塞,一張白臉霎時間就憋的通紅。

良久,泰一山苦涯之上,古鐘長鳴九聲,一道飄渺之聲傳來!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