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太后要的就是這個回答。

她滿意地點了點頭,道:“陛下年歲已經大了,皇魏如今血脈單薄,正該他好好調養身子。”

囑咐醫官們多開些壯陽補腎的藥品,給小皇帝補補身子。

等出了宮門,幾個醫官才敢把一頭的汗給擦了,愁著眉頭,不曉得今日是什麼情況。

一人道:“這哪是我們去想的事情,陛下身體確實已經能行那敦倫之事,咱們又不是欺瞞聖上,也不是罔造虛言,只如實寫了脈象就是,有什麼可怕的!”

旁人苦笑。

從來最怕招惹的就是天家之事,可他們吃的就是天家飯,既然拿了這份俸祿功名,也只能硬著頭皮上了。

新的脈案很快擺上了田太后的案頭。

帝王無家事,田太后把樞密院與政事堂的重臣都詔進了宮中,一同聽著幾位醫官解釋小皇帝的脈象。

領頭的醫官聲音平穩,不徐不疾地道:“見起居注,陛下近日夜間常有醒來,此乃精滿溢位之況,再兼精、氣已足,正宜納幸後宮。”

他此話說完,其餘醫官一個個站出來附議。

見此情景,重臣們都在心中冷笑。

誰都不是傻的。

如果說底層官吏裡可能有人會覺得田太后遲早會撤簾,讓權於小皇帝的話,這些與她日日接觸的老臣們則是更為清醒。

這一位在做皇后的時候也許還有幾分安分,自垂了簾,早不是那等容易滿足的後宮女子了。

可她做母親的,要給已經被宣佈身體康健的兒子納置後宮,他們自然沒有資格反對。

石頒斂下了眉,出列道:“太后心思甚細,天家母慈子孝,真乃盛世典範。”

在這種無關緊要的地方拍拍馬屁,惠而不費,他向來毫不吝嗇。

褚禛也附和道:“正是,還有上一回太后說起要給陛下選納後宮,也不曉得現今如何了。”

田太后意有所指地道:“後宮無小事,更何況為天家選婦,眾卿莫急,這幾日待我與陛下商議了,自會有個結果。”

沒幾日就是大朝會。

趙顯在笙娘子身上滾了一天,初識情事的少年,哪裡扛得住那等歡場中妖嬈的女子,白日也念著,晚上也念著,根本沒有時間去做功課,更沒工夫去研究田太后交給他的京都府衙往日宗卷。

大朝會上,京都府尹彙報因近日天乾物燥,京城中屢發火災,恰巧前日一名醉酒男子半夜無意間點著了保康門的一處糧店,大火整整燒了一夜,將整條街都付之一炬。此番已經抓了那男子,因行徑實在惡劣,請從重處罰。

這一事件京都府早前已經遞過摺子上來,政事堂已經閱可了,田太后因政事繁忙,尚無空閒將摺子批閱後打發回去,此時京都府尹忍不住在朝堂上提醒一聲,這乃是慣例,也不算什麼。往日的做法,田太后回說知曉,等回了宮中,用過印,把摺子發回來,事情也就了了。

可今日的田太后卻轉向趙顯道:“近些日子陛下都在觀摩國事,又研習了京都府衙的宗卷,便來看看,此事該如何罷。”

趙顯平日裡坐在御座之上,從來都只是擺設,除卻上一回,還從未有人問過他的想法,這時被田太后抽問,愣了一下,竟不知如何作答。